第26章 自己的世界(4)(3 / 3)

然後,他命令坐在附近的一名黑人小工友把他的擦鞋工具箱拿來,並要求這名工友把他的皮鞋擦亮,而他就站在桌上不動。

在場的銷售員都嚇呆了。他們有些人以為查姆斯先生發瘋了,他們之中開始竊竊私語。在這同時,那位黑人小工友先擦亮他的第一隻鞋子,然後又擦另一隻鞋子,他不慌不忙地擦著,表現出第一流的擦鞋技巧。

皮鞋擦亮之後,查姆斯先生給了小工友一毛錢,然後發表他的演說。

“我希望你們每個人,”他說,“好好看看這個小工友。他擁有在我們整個工廠及辦公室內擦皮鞋的特權。他的前任是位白人小男孩,年紀比他大得多,盡管公司每周補貼他五元的薪水,而且工廠裏有數千名員工,但他仍然無法從這個公司賺取足以維持他的生活的費用。

“這位黑人小男孩不僅可以賺到相當不錯的收入,既不需要公司補貼薪水,每周還可存下一點錢來,而他和他的前任的工作環境完全相同,也在同一家工廠內,工作的對象也完全相同。

“現在我問你們一個問題,那個白人小男孩拉不到更多的生意,是誰的錯?是他的錯還是他顧客的錯?”

那些推銷員不約而同地大聲說:

“當然了,是那個小男孩的錯。”

“正是如此。”查姆斯回答說,“現在我要告訴你們,你們現在推銷收銀機和一年前的情況完全相同:同樣的地區,同樣的對象以及同樣的商業條件。但是,你們的銷售成績卻比不上一年前。這是誰的錯?是你們的錯,還是顧客的錯?”

同樣又傳來如雷般的回答:

“當然,是我們的錯!”

“我很高興,你們能坦率承認你們的錯。”查姆斯繼續說:“我現在要告訴你們。你們的錯誤在於,你們聽到了有關本公司財務發生困難的謠言,這影響了你們的工作熱忱,因此,你們就不像以前那般努力了。隻要你們回到自己的銷售地區,並保證在以後三十天內,每人賣出五台收銀機,那麼,本公司就不會再發生什麼財務危機了。你們願意這樣做嗎?”

大家都說“願意”,後來果然辦到了。

隻要心中在燃燒著熱情,你就會像太陽一樣,不論走到了什麼地方都會閃閃發光。

19.手裏還有筆

1946年的秋天,26歲的汪曾祺從西南聯大肆業後,隻身來到上海,打算單槍匹馬闖天下。在一間簡陋的旅館住下後,他就開始四處找工作。工作顯然不好找,他便每天在胳肢窩裏夾本外國小說上街。走累了,他就找條石凳,點燃一支煙,有滋有味地吸著,同時,打開夾了一路的書,細心閱讀起來。有時書讀得上癮了,幹脆把找工作的事拋到一邊,一顆心徹底跳入文字裏沐浴。

日子越拖越久,兜裏的光洋越來越少;能找的熟人都找了,能嚐試的路子都嚐試過了。終於,有一天下午,一股海濤般的狂躁頃刻間吞噬了他!他一反往日的溫文爾雅,像一頭暴怒不已的獅子,拚命地吼叫。他摔碎了旅館裏的茶壺、茶杯,燒毀了寫了一半的手稿和書,然後給遠在北京的沈從文先生寫了一封訣別信。信郵走後,他拎著一瓶老酒來到大街上。他邊迷迷糊糊地喝酒,邊思考一種最佳的自殺方式。他一口口對著嘴巴猛灌燒酒,內心裏湧動著生不逢時的蒼涼……晚上,幾個相熟的朋友找到他,他已趴到街側一隅醉昏了。

還沒有從自殺情結中解脫出來的汪曾祺很快就接到了沈先生的回信。沈先生在信中把他臭罵了一頓,沈先生說:“為了一時的困難,就這樣哭哭啼啼地,甚至想到要自殺,真是沒出息!你手裏有一支筆,怕什麼!”

沈先生在信中談了他初來北京的遭遇。那時沈先生才剛剛二十歲,在北京舉目無親,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就夢想著用一支筆闖天下。但隻讀過小學的沈先生最終成功了,成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大作家。讀著沈先生的信,回味著沈先生的往事和話語,汪曾祺先是如遭棒喝,後來一個人偷偷地樂了。

不久,在沈先生的推薦下,《文藝複興》雜誌發表了汪曾祺的兩篇小說。後來,汪曾祺進了上海一家民辦學校,當上了一名中學教師,再後來,他也和沈先生一樣,成了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

自強不息者把挫折當成通向成功的天梯,什麼時候都不要以為自己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