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戰略實施和控製行為研究(2)(2 / 3)

戰略資源的無形化及績效衡量指標的確立

組織的衡量係統是戰略控製係統運作的基礎,對職工的行為具有強烈的影響作用。雖然管理者普遍認識到衡量指標對績效的影響,但是卻很少把衡量指標看作戰略的一個必要部分。戰略決策者可能提出並實施新的戰略,然而卻繼續使用過去一直采用的短期財務指標,如投資利潤率、銷售增長、營業收入等。由於沒有引入新的衡量指標去監控新的目標和過程,往往導致戰略實施效果與要求存在差距。

本節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戰略實施績效衡量指標係統,把今天的行動與明天的目標更好地聯係起來。

一、戰略資源的無形化及衡量的困難

傳統的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資金、土地,這些生產要素是有形的;而現在的生產要素還包括技術、教育、信息、管理、創新能力和知識等,這些新的生產要素趨於無形化,而且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無形的生產要素在企業的競爭中以至在國民經濟發展中都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我國企業中無形的生產要素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有形要素一般能夠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出來,而無形要素往往在報表中不能顯示,但是從企業的市場價值和財務報表價值的比較中可以看出無形要素的大小。表6.2是五家上市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幾個財務數據,如果企業的總價值可以用股票市值來計算的話,無形價值占到企業總價值的一半以上。

數據來源:來自各公司年報和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

按照當前的戰略管理理論,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構成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成分表現為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技術訣竅、供應商網絡、顧客關係、管理水平、企業文化等一些無形的生產要素。在戰略實施時,比如當企業縮小規模時,賬麵上節省的成本容易衡量,但是技術訣竅、供應商網絡和顧客關係方麵的損失卻難以衡量。在戰略實施中,由於組織和投資者對這些有關企業生存的問題——人力資本和其他無形資產缺乏足夠信息,從而將遭受巨大的損失。

由於許多無形資產不是從外部購買而是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產生的,

由於許多無形資產是從外部購買而是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所以難以找到一個類似於衡量有形資產價值的憑證對其價值進行核實,也沒有辦法找到一個統一的指標對其進行衡量。當前的財務會計和報告慣例也沒有將全部無形資產作為資產對待,所以就沒有對搜集有關無形資產的信息提供激勵。結果是無形資產的價值不能得到充分的評估和認可。

雖然管理者已經認識到無形資產可以創造出價值,也開始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管理,但是更好地管理無形資產並不意味著確保把資本分配給以知識為基礎的資產。因為投資者希望看到這些資產的應用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係,所以,如果不能建立無形資產與績效之間的關係,無形資產的增加就很難得到保證。

在1999年初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的一次會議上,人們強烈要求全麵披露財務聲明以外的信息:一是改進有關無形資產的信息,使它更易於用財務的形式被描述,從而增加財務會計和報告慣例的透明度。國際會計標準委員會(IASC)在1998年正式批準了無形資產的標準,包括廣告、培訓、開辦新事業和R&D活動等。二是增加無形資產投資和管理方麵非財務信息的實用性。這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最明顯,要求企業報告有關人力資源的某些信息,一些企業自動披露有關非財務信息,包括從培訓、客戶網絡到R&D等WurzburgG.MeasuringIntangibles:AnInformationVacuum.http://corp2.unisys.com/execmag/journal/viewpoints1.htm。

二、傳統衡量指標的局限性

傳統的戰略績效評估和衡量係統是以財務指標為核心的,包括投資利潤率和每股盈餘等。這一指標係統沒有反映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反而為持續的改進和創新提供了誤導信號,不能適應當前戰略控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