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戰略運行起來之後能為他們提供的預期淨收益Wn
新戰略的實施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當時的競爭狀況、顧客需求等。由於所有對新戰略的實施效果有影響的因素都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從實際來說,預期淨收益Wn就是時間的函數,變動趨勢如圖7.1所示。
數學表達式為:
Wn=f(t)(6)
d2Wn/dt2WO。但是具體能否更新,以何種方式進行更新還要視如下三個方麵的情況而定。
1.增加值N的大小。
N=Wn-TC-WO(8)
N越大,更新的推進越快;N越小,更新的推進越慢。
2.相對值R的大小。
R=(Wn-TC)/WO(9)
R越大,更新的推進越快;相反,更新的推進越慢。
3.淨利益的增加在未來時間的分布。如果實施以後短期就可獲得收益的增加,則推進的方式就快,否則,推進的方式就慢得多。
結合上麵三個方麵的情況,當Wn變化不大時,式(8)和式(9)的問題可歸結為TC(t)的最小化問題。在式(4)情況下,即當摩擦成本是戰略更新激進程度的增函數時,應該根據式(3)和式(4)的情況,選擇合適T值,在漸進和激進之間作出選擇。在式(5)的情況下,即當摩擦成本是戰略更新激進程度的減函數時,應該選擇革命式更新。更新開始時間在t1之前,可選擇漸進的方式;在接近t2時,應選擇激進的方式。
(二)目標和戰略不明確的條件下戰略更新方式的選擇
在快速變革的環境中,戰略的製定是一個學習過程,也就是說需要經過探索、試驗等,逐步尋找到企業應采取的戰略。由於發展目標和戰略方案一開始並不明確,其形成也是逐步的,所以從戰略更新的實際來看,表現出一種漸進式特征。
戰略更新行為的力學分析及管理
戰略更新過程既是一個用新的戰略替代舊的戰略的過程,也是一個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預期利益得到增加的一方會支持戰略的更新,而既得利益受到損失的一方卻會抵製戰略更新的進行。本節試圖對戰略更新的推動力和阻力進行分析,探討減少阻力和把抵製變革的力量轉化為支持力量的方法。
一、力學分析
在對戰略更新進行了經濟學分析,由此決定了戰略更新是否應該進行及戰略更新過程的模式。而戰略更新能否順利進行則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企業是否具備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和能力,二是戰略更新的實施者是否支持戰略更新。在此僅對後者進行分析,戰略更新能否進行就變成支持變革和抵製變革的力量的對比,也即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Ft>Fz
其中,Ft為戰略更新的推動力,Fz為戰略更新的阻力,隻有在Ft大於Fz的情況下,戰略更新才可能得以進行。
實際上,無論是推動力還是阻力都具有很豐富的內涵,而且也都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之中,以下對兩個力量的原因及表現形式進行分析。
(一)推動力
推動力包括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擬定變革的渴望。當看到企業的競爭地位在降低,認識到現有的戰略已經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人們就會產生戰略更新的欲望。對眼前利益的不滿往往可以成為戰略更新的一個強大驅動力量。當企業中的現有主要管理人員感覺到通過變革有可能強化而不是弱化其控製地位時,往往會傾向於擁護變革;當現有非支配地位的人相信變革會使他們獲得某種影響力時,他們會傾向於支持這種變革。
(二)阻力
戰略更新的主要障礙經常是那些關鍵人物,而不是像結構、或物質或財務資源這樣一些更有形的約束。變革的阻力表現為多種形式,有不執行命令、拖延、討價還價(索要條件)、言行不一、上告、威脅、破壞等。在戰略更新中,遇到阻力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沒有任何反對意見,要麼是人們對企業失去了信心,對企業漠不關心;要麼是職工恐於強權,不敢表達反對意見。沒有反對意見,不但是不正常的,而且是很危險的,可能預示著更大的危機將要發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需要反對者,依此可以使戰略決策者更加審慎地決策,避免為所欲為和輕舉妄動;企業也需要持反對意見者將觀點表達出來,隻有表達了他們的意見,才有可能轉化他們自己的觀點,進而相信和支持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