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戰略更新行為研究(6)(2 / 3)

學習史的方法對於組織學習具有很大的作用。因為學習史使得有關人的不同觀點得到反映,有助於人們反省過去,從而感到自己觀點的重要,建立人們之間的信任關係;有助於提出人們希望談論但又沒有勇氣公開談論的一些問題,並形成一種開放性的企業文化;有助於實現知識在部門之間的轉移。

在企業的戰略管理中引入學習史的方法,可以使得過去企業在戰略的形成、實施、轉變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成為有關人員的知識。毛澤東曾經強調“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重要性。同樣,企業應該而且也能夠在戰略中學習戰略,並使這種學習係統化、製度化。

3.鼓勵不同部門人員的相互作用。企業可以采取不同部門之間互派人員,引進新的觀念和新的看問題的方法;也可以鼓勵不同職能部門、業務部門和不同環境下的人們的適時相互作用,這樣就有可能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

4.走出去、請進來。戰略的學習不僅可以在企業內部實現,也更多地指向企業外部。我國許多企業的戰略形成來自於向其他的企業學習,表現為在一家企業取得成功後,其他企業也跟著采取同樣的戰略。雖然我國企業的這種學習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但確實是一種現實存在。在美國這種戰略學習也大量存在。在20世紀60和70年代,為了實現增長,企業普遍實施多元化戰略;進入80年代,企業更多地實施重構戰略,90年代,一場在國際範圍內實施企業同行兼並的浪潮此起彼伏,不斷湧現。盡管在企業的戰略模仿中,許多企業並沒有取得好的效果,但確實也反映了一種潮流。通過走出去的方式,觀察和學習國際上其他企業戰略上的成功做法,同時請進國際上知名的谘詢公司進行指導和谘詢,借此可以借鑒優秀企業的成功戰略,或避開競爭對手的戰略選擇,構造最適合企業自身的、獨樹一幟的、具有競爭優勢的戰略方案。

5.群眾建議。過去,群眾的建議主要用於作業層麵,也就是在現有的戰略框架內,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優質完成所需開展的工作,如全麵質量管理就屬此類。將群眾建議用於對企業戰略的思考,用得較少,成效也不明顯。但是,在當前的經營環境下,群眾建議可能派上用場,這是因為:一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原來被企業高層管理者壟斷的信息現在已經能夠被群眾獲得,尤其是企業內部網和國際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真正實現了不出家門而知天下事。二是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而知識主要存在於人們的大腦中,對人有很強的依附性,這種條件下,具有企業發展和競爭所需的關鍵知識的人可能並不是企業的高層領導,甚至沒有任何職務,但是對於企業戰略的形成卻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三是一些與外界環境接觸較多的人員如市場營銷人員等,能夠及時識別市場上的各種變化,而這些變化可能正是對企業的戰略具有影響的一些關鍵因素。高層管理人員應該建立相應的與關鍵群眾進行溝通的渠道,及時向他們學習,同時應認識到群眾畢竟不是企業的戰略決策者,對企業戰略的成敗不負直接責任,所以提出的建議也往往不能直接作為形成戰略的依據,高層管理者應從戰略的高度吸取對戰略有啟示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