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嘉誠的關心、促進下,汕大醫學院新建附屬醫院於1987年5月14日奠基動工。汕大校本部的第二、三期建校工程也分別緊接著進行。其中包括了汕頭大學的學校交流樓、汕大的精神衛生中心、醫科教學大樓、教工和學生宿舍樓、學校運動場(包括遊泳池、田徑場、體操場、足球場、籃球場、各種訓練場和擁有2400個座位的看台等)等。附屬醫院的建築麵積為3萬平方米。校本部第2、3期建校工程的建築麵積為15萬平方米,共投資1.4億港元。
1988年1月8日,李嘉誠專程抵汕參加新建附屬醫院的平頂儀式。他和吳南生、莊世平、黃麗鬆、林興勝、陳燕發、林川、楊應群一起,揮鍬鏟起混凝土平頂。當日喜炮聲聲,歡聲雷動。李嘉誠即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今天參加這個盛典,我感到十分高興。這個工程的速度快,質量好,這要感謝汕頭市有關方麵的大力支持。要感謝香港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廣東省二建公司全體人員和工人的共同努力!這個醫院的建成,有利於人民的身體健康,對服務社會、造福子孫將起著巨大的作用。”他強調說:“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醫學院辦好,醫學院的工作要帶個好頭。當然,我們汕大這個大家庭一定要搞好,醫學院辦好了,是汕大的光榮!”。
李嘉誠這次蒞校,對汕大的進步感到滿意。他對來自美國、加拿大的外籍教師們高興地說:“整個中國都在前進!汕大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在教師座談會上,他又一次反複地強調了這樣的思想觀點:“希望汕頭市全力支援汕大和醫院、新建附屬院的工作!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把汕大,把醫學院、把附屬院辦好!”
然後李嘉誠又著重強調說:“所有建築物和贈品,都不要寫我的名字!我個人是不求名的。”
此後不久,根據國家教育委員會的意見,汕大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在這一年的2月26日,在廣州簽訂了為期3年的“校際協作協議書。”協議書從教學、醫院建設、師資培養、科學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麵,都規定了協作目標與具體實施辦法。要求在今後5年內,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將派出一批業務骨幹和行政管理人員,到汕大醫學院參加教學、醫療並指導工作。通過兩校全方位的合作,使得汕大醫院及其附屬醫院,符合5年製本科的合格標準,並逐步接近或達到上海二醫大的辦學水平。
為了辦好汕大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李嘉誠先生數次派專人到醫學院具體聯係並指導工作。邀請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吳文瀚教授到院協助指導工作。這一年的7月28日,李嘉誠頂著逼人的暑氣和高溫,一下飛機就前往巡視正在進行內部裝修的新建附屬醫院。整座醫院總用地麵積為59.4市畝。實際用地(除去四周道路)麵積為48.3畝。它的工程總體設計,吸取外國先進醫院的建築經驗,既考慮到滿足醫療、教學任務的需要,也充分考慮到當代突飛猛進的醫療技術發展的要求。新建附屬醫院的實際建築總麵積為3.1萬平方米,日門診量設計為2000多人次,住院標準病房擁有600個床位,一期工程先建病床318個。有抗8級地震的技術設施。醫院主樓中央部位為8層建築,東西樓各為6層。分別設有門診、急診、放射科、檢驗科,理療科:內科、內科病區及教學用房:婦產科、婦產科病房、產房:兒科病區:五官科及病區和教學用房:外科及病區和教學用房,中醫科、神經科及病區,手術室、特別病區等。此外,還有後勤係統的輔助建築,如供配電房、洗衣房、汙水處理、殮房、鍋爐房、焚化爐房、倉庫、食堂、廚房、製藥用房、醫護人員宿舍等。
全院擁有用房865間,其中住院部有用房312間,輔助用房163間。門診大廳設有傳呼係統。住院部各病區設有護士召喚係統。手術室采用UPS應急直流供電。X光室裝有對講機係統。手術室還裝配有對講機係統及教學閉路的電視係統。設有提高醫院管理效率的200門多功能程控電話總機一台。院內有垂直運輸電梯3台,食堂捉升機一台。動力設備359台,照明燈具3400套。埋設高壓電纜2.2公裏,動力電纜7.5公裏,電線500多公裏。醫院裏醫療用氧氣,分設中心係統和獨立係統,分布於病床及醫療室的供氧點36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