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偷餃子(1 / 2)

那些對我的說法報懷疑態度的人他是沒來過黑龍江,或者沒在寒冷地區生活過。

在我們這裏,包好的餃子用蓋簾端到外麵隨便找個地方一放不超過十幾分鍾餃子就會凍得像石頭一樣,打到腦袋上就能打出包。

所以,包好的餃子在外麵放十幾分鍾就稀裏嘩啦地倒進麻袋裏或者是幹淨的大編織袋。

為什麼要用麻袋呢?很簡單它能裝。

曾經雇我幹過活的老董家更先進,人家在廈子裏壘了一個一米見方的水泥窖子,凍好的餃子往裏一倒連麻袋都剩了。

為什麼包這麼多餃子,我長大後經過調查,下了一個結論就是為了懶。

下餃子多省事兒呀,燒好水把餃子往鍋裏一扔就行,連湯帶菜全解決了。而且我們這兒四五個月的冬季足以讓這些餃子可以對付到五一左右。

缺點是吃到後期,一看見餃子頭比水桶都大。

包凍餃子也是個很浩大的工程,包這麼多餃子不是三人倆人能解決的,最低也得十個八個的,這個不用雇人,通常都是幾家合在一起,今天包你家的明天包他家。

把餃餡子辦好後擀皮的包的往外端的還有看著的。

為什麼得看著?因為有偷的。

偷餃子也是一個傳統了,好像還有傳說,至於什麼傳說我記不住了反正是形成了傳統。

一般偷餃子的都是十幾歲的小孩,他們一般不管來多少人隻是偷一蓋簾,一般一幫小孩一家隻偷一次,看餃子的大多也是裝糊塗也不是真看,這就形成了偷餃子的不是真偷,看著的也不是真看,大家都樂嗬嗬的。

偷餃子的往往都記著偷了誰誰誰家的,然後聚集在一家煮餃子,然後大家品評,什麼老李家的餃子肉少,老張家的油多,他家的好吃他家的餃子豬都不吃。

當然品評完了還需要新聞渠道傳播,得到表揚的家會覺得有麵子,遭到批評的家就會長長個臉。

這種事兒往常年我很少參加,但是今年我覺得不應該少了我。

我告訴我母親,今年咱家少包點就行了。

我和當宏偉周樹兵組成了一個偷餃子的分隊,我們偷餃子就卑鄙了點,我們完全是為了偷而去偷的,當然我們自己連隊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下手,旁邊的大林子我們就沒有顧慮了。

我們三個從在晚上八點多種拎著麻袋就跑大林子去了,隻要看著包餃子的家就往裏鑽,反正戴個套帽往下一拉就像搶銀行的隻露兩個眼睛,誰也不認識。

到一家我們一般情況下就是偷兩蓋簾,有時防守鬆懈就偷三到四蓋簾,當然是不能把人家的餃子全端了,那樣會被罵的。

我們三個身手靈活,不到半夜我們竟然偷了足足一麻袋的餃子。

我們三個輪流抗著回了家。

我們商定今天是給我家明天的給當宏偉家周樹兵家是後天。

當我把麻袋抗回家,我母親看見嚇了一大跳。

我洋洋得意地說這就是我為什麼叫你少包餃子的理由。

從臘月十五到臘月二十,我就是這麼過來的,我自己家今年就隻包了一小盆餃子。

別人會說我小子不地道,這個不能怨我,要是我母親身體棒棒的我才不會半夜三夜凍得和孫子似得去偷這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