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對員工進行正確的引導(1)(1 / 2)

第1節 會抓員工工作的關鍵點

一個管理者可能看上去有很多方麵都不如他的員工,既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和很高的學曆,還缺乏一些專業的技能。那麼,他為什麼能成為管理者呢?因為他有著一項優秀的才能,那就是管理。

優秀的管理者,不見得要事事親為,也不見得做事就能比員工更好。但是,隻要能讓員工做好工作,創造業績,他就是個成功的領導,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我們已經說過,管理者要懂得放手,要給員工發揮和展示才能的機會,為他們打造通向成功的平台。而且在任用員工之後,管理者還要在一旁靜觀,不要幹涉他的工作事務。但是,這並不是說可以放任自流,讓員工自己隨意地成長,長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事實上,對員工不聞不問的後果與任意幹涉同樣可怕,它們都可能造成人才的損失和效益的下降,是管理者工作之中的兩大忌諱。

那麼,既要放手,又不能太放手,具體操作起來應該怎麼做?這裏就要講到“風箏線”的作用。員工是在天上高高飛翔的風箏,但他無論怎麼迎風起舞,都不能掙脫管理者的掌控,都要始終按照管理者計劃的軌跡飛行,這就是管理的效用。具體體現出來,就是要善抓員工工作的關鍵點。

管理者隻要會抓關鍵點,就不用擔心員工的工作會脫離正常軌道,朝不健康或者錯誤的方向發展。在這一前提之下,當然可以對員工大膽放手,而不會有任何後顧之憂。就像一個園丁在種植花木時,如果想讓它們按照他設定的形狀生長,就可以在發芽、抽枝等時間去做砍枝、嫁接和修剪,他決不會時時守在花木旁,隨時準備給它們來上一刀,無謂地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管理也是這樣,員工就好比是正在生長的花木,管理者就是那位園丁,員工工作的關鍵點就像花木發芽和抽枝的時間。隻要抓牢這些關鍵點,管理者就可以在放手與掌控之間遊刃有餘,最大化地挖掘員工才能,提高整體效益。

會抓員工工作的關鍵點,首先要看準時機,要恰到好處。如果員工在工作的關鍵點出現失誤,而員工根本沒有察覺,也沒有及時地將信息反饋給管理者,那造成的後果肯定會對工作的順利完成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還將會是人力所不能控製和挽回的。

A女士是一家報紙的主編,她非常相信放手管理的效果,時常大膽地向員工分派一些重要的任務。通常這些任務都能被員工很好地完成,A女士自己也十分滿意。但她沒有想到,放手管理會給她製造一個大麻煩。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A女士需要寫一篇重要的評論,因為是關於政治事件的,所以不能出一點差錯。她將這個任務布置給了B先生。這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寫手,事實已經證明,他寫的稿子是很受讀者歡迎的。

A女士跟他約好:隻能給一天的時間。於是,B先生馬上就著手收集資料,當天上午就列出了提綱,下午寫出了初稿,第二天一大早交給了A女士。她接過來一看,大吃一驚,整篇文章的根本立場有問題,根本不能發表。可是,生氣和責備又有什麼作用呢!看著馬上要送印刷廠的報紙小樣,A女士隻好臨時抽掉這篇評論,換成了其他的文章。

為此,兩人受到了嚴厲批評,A女士作為領導還被處罰了獎金。她明白,自己的管理紕漏是主要責任,要是在B先生列出提綱和寫出初稿時她能抽空看一看,給予一些指導,後果將會截然不同。

在這個事例裏,B先生列出評論提綱和寫出初稿的兩個時機,就是這項工作的關鍵點。作為管理者的A女士因為沒有及時抓住它,錯失良機才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她的失誤值得所有的管理者借鑒。

要抓住員工工作的關鍵點,還要求管理者具備敏銳的洞察力,不要錯把一般的環節也當成關鍵點,重蹈幹擾員工工作的覆轍。有一些管理者操心過度,雖然已經明白不能幹涉的道理,卻又老想著不能讓員工出現失誤,得針對性地抓重點。想法固然不錯,可是在他的眼睛裏,事無巨細都是重點,都需要過問一下才能放心,對他們提關鍵點顯然是沒有意義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管理者隻有從自身做起,學會放開心胸,信任員工的能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