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對員工進行正確的引導(2)(1 / 2)

果然,這個方法有效地防止了濫填問卷的現象。雖然交上來的問卷數量大大減少,但補充調查的結果顯示,這些問卷的質量都很高,它們真實地體現了化妝品消費群體的消費意向,對於公司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完成這項工作之後,李小姐受到了公司的表揚,她終於通過這次機會,向公司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得到了公司高層的注意。因此,她非常感激張女士的幫助和總結評價。而張女士呢,也很高興手下又增加了一員能幹的小將,對自己及時總結的效果十分滿意。

試想一下,假如張女士雖然注意到員工的問題,卻沒有及時給予總結、評價和輔導,那麼李小姐必然會是弑羽而歸,自信心嚴重受損。張女士栽培員工的任務也會宣告失敗,她不得不另找一個機會重頭開始對李小姐進行鍛煉。這期間公司所付出的財力、人力和時間,都將全部浪費掉。這對於公司、張女士、李小姐三者中的任何一個來說,都是一種損害。

所以,管理者在對員工放手的過程中,除了要抓牢“風箏線”,保持對關鍵點的關注之外,還要掌握好“線盤”,及時地把自己對於員工工作的總結意見傳達給員工知道,幫助他們修正工作思路和行為。這才是對自己和員工都負責任的管理者所應該做的。

第3節 引導員工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對於無上級指示即不能工作的下屬,或是無工作意願的下屬,必須予以嚴厲督導。如果放任不管,就無法獲得預期的業績。

1.培養下屬獨立自主的個性

下屬不能獨立自主的工作。如果放任不管,下屬就會完全喪失應擁有的自主性格,如此一來,不但不可能獲得如期的業績,甚至管理者本人亦會陷入絕境。

下屬的無力、無生氣一旦蔓延,工作氣氛就會趨於惡劣。但是與此種情況比較,下屬不能在工作中達成成長,情況就更為惡劣。

因此,必須引導下屬在無管理者的指示、命令下,亦可主動的工作,以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務。換句話說,就是要培養下屬獨立自主的個性。為此必須讓下屬充分了解以下情況:

工作的流程及其周邊事情;

權限的基本限度;

工作量及階段劃分。

借助此種了解,下屬可以正確掌握自己能完成的工作範圍,在無管理者指示下,可自行斟酌、處理和完成。

2.能評價自己的工作

為了能專注自己的工作,首先必須在任何時間都能對自己的工作有正確的評價。即隻有先了解自己工作情況是滿分還是隻有60分,才能判斷需要花費多大的功夫才能完成工作。

隨著評價平均點數的升高,下屬不斷增加自信,對工作的興趣也倍增,進入到隨著業績提升從而更下功夫的良性循環。下屬在享受工作樂趣之餘,會更專注於工作之中。此外還能讓下屬在工作中保持夢想。

“這個月的銷售量要達到……”

“本周無論如何要說服S公司,獲得訂單。”

“上半期以增加100名固定客戶為目標。”

在此等情況下,引導下屬忠於公司願景。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思考、努力,全身心投入其中。一旦專注在工作之中,必然會提升業績,同時獲得成長。

第4節 激起員工的競爭心理

為了讓下屬擁有工作熱情,管理者必須利用平常的時間教導下屬了解失敗的悲痛與勝利的光榮,其目的是激發下屬的競爭意識與鬥爭意誌,培養在比賽中克敵製勝的精神。

1.刺激競爭意識

在發達國家中,由於整體生活水準提高,保險及退休金等社會保障製度逐漸完善,三餐不濟的階層已急速減少。因此與他人激烈競爭,希望成為億萬富翁的人日趨增多。此種傾向在年輕人之中更是強烈。

如果隻是利潤稍微減少、獎金縮減、升遷遲延,而決定維持現狀的情況還算正常。但是如果失敗仍能不以為然,毫無競爭銳氣,不得不說是個嚴重的問題。

以往在競爭中失敗往往是死路一條,現在雖不至於那麼嚴重,但是缺乏在競爭中獲勝的企圖,隻會不斷地累積負麵效果,甚至完全斷絕了成長的機會。

讓下屬擁有工作熱情,管理者必須培養下屬優勝劣汰的競爭意識和克敵製勝的氣概。有時加強下屬的挑戰意識,有時給予較高的目標,並在幕後協助其推動業務,讓其品嚐獲勝的滿足感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