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有應變勇氣及智慧的人才能擁有領導力
領導的行為若想有效,就必須隨著員工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行為,以及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而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孫子雲:“兵無常勢,水無定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麥肯錫資深認證講師龍子立也認為:“對領導者來說,情境領導就像打棒球一樣,你要根據不同的球來調整你揮棒的姿勢,讓你打出去的球能更準確地擊中目標。”
你是否感到在工作中有時會得不到下屬的配合?發現優秀的員工突然一蹶不振?一貫熱情的服務代表變得消極待客?新上任的部門主管要接管一個高效運轉的部門,但卻發現前任管理者還牢牢地控製著局麵,而你則希望能讓工作環境更具人性化,並保持高效的工作局麵時又該怎麼做呢?
在傳統的、靜態的企業環境中,最可靠的是經驗,也就是如果你做過這件事,對這件事很熟悉,那麼就能有權威、有能力來領導;而現在的環境更多地是動態的,一切都在千變萬化之中,一切都是未知的,沒有經驗可以複製,也沒有舊的權威可以依賴,所以就需要管理者具有打破傳統、隨機應變的勇氣,在動態的環境中,有應變的勇氣和智慧的人才能擁有領導力。
第2節 20分鍾教會人打網球
在黃榮華、梁立邦著的《人本教練模式》一書中,敘述了一個“20分鍾教會人打網球”的故事:
添·高威是一名網球教練,他宣稱自己不用“訓練”的方法,可以讓任何人在20分鍾以內就能學會打網球。電視台找了一個又胖又懶的女人來做實驗,想揭破添·高威的“大話”。
這個女人有170磅重,多年不運動,又穿著木桶一樣的長裙,從來沒打過網球。添·高威麵對著這樣的“學員”,怎麼做才能教會她呢?人們都等著看笑話。
一開始,添·高威告訴胖女人,不要擔心姿勢和步伐的對錯,不要竭盡全力。當球飛過來時,就用拍子去接,接中了,就說:“擊中!”沒接中,就說:“飛彈!”女人照著去做,無所謂的樣子。1/3的時間過去了,添·高威告訴她,眼睛留意球飛來的弧線,耳朵留意聆聽球的聲音,把焦點集中在球上。當胖女人這樣做的時候,接中球的幾率明顯增高了。
在隻剩下3分鍾的時候,添·高威開始教胖女人最難的部分“發球”。他說,閉上眼睛,想像你跟著音樂跳舞的樣子,然後睜開眼睛,隨著節奏發球。最後一分鍾,觀眾們終於看到了奇跡,胖女人盡管在場上不停地跑來跑去,竟然也能夠自如地打網球了!
人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和發展的,所以,對人的管理和培養,也應當隨著人在工作中的狀態變化而調整,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孫子雲:“兵無常勢,水無定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善變者,無窮於天地,不竭於江河。”管理者要隨時否定自己主觀片麵的想法,隨時準備停下來。不但要對不同類型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待,就是同一個人處在不同的狀態下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來對待。
第3節 根據員工狀態調整自己行為
因為變化總在發生,所以每個人都要預見變化、追蹤變化,更要適應變化,並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從而能享受變化。企業文化及領導方式要自覺地進入並適應這樣一種新的“情境”。這種“情境領導”的方式特別適合處於轉型期的中國企業,無論是國企的還是民營的。
世界組織行為學大師、情境領導模型創始人保羅·赫塞博士這樣認為:某一具體的領導方式,並不是到處、隨時都適用。領導的行為若想有效,就必須隨著員工的不同特點、不同的行為表現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而不能是一成不變的。
麥肯錫資深認證講師龍子立形象地說:
對領導者來說,情境領導就像打棒球一樣,你要根據不同的球來調整你揮棒的姿勢,讓你打出去的球能更準確地擊中目標。
對於管理者來說,實施情境領導的第一步應該是對員工的需要與狀態進行判斷和確定,再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管理方式,這種方式又大致可分為工作行為和關係行為。工作行為是指領導的行為,而關係行為則是溝通行為。
保羅·赫塞博士將員工的成長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沒信心,沒能力”;
第二階段為“有信心,沒能力”;
第三階段為“沒把握,有能力”;
第四階段為“有信心,有能力”。
他認為,當員工的狀態發生很大改觀時,作為情境領導應該敢於冒風險改變自己原有的領導模式,去適應員工狀態的變化,而不能沿襲老一套。
在下屬剛進公司時,其工作狀態基本上為“沒信心,沒能力”,管理者要采取“告知式”來引導並指示他。他需要管理者對其工作的熱情和暫時不很強的工作能力表示肯定,需要管理者授予他一個明確的目標以及給他提出“做好工作的標準”,需要了解該項工作任務的有關情況、個人的表現和績效怎樣收集和反饋,他的工作範圍、權限和責任,希望上司能夠和他一起做行動計劃,並且明確告訴他工作的優先順序和時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