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沒有滿分員工,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管理者在選取、考察員工時,總是以“優秀”、“做到最好”為標準,恨不得能直接挖到百分百的人才,或是培養出沒有一點兒瑕疵的下屬。但是,盡管這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卻從沒有管理者能將它實現。因為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人無完人,即便是再有才能的員工也承受不起管理者“滿分”的要求。有突出的優點,必然會伴有相應的缺點,管理者盲目追求不存在的完美,隻能是物極必反,讓員工的價值在自己的眼中無法體現,最終導致用人的失敗。甚至,員工可能受不了而選擇跳槽,那管理者可就真是得不償失:追求的滿分員工沒得到,自己擁有的合格員工反而飛走了。
不迷信滿分員工,就是不計較員工的小毛病、小瑕疵,而是抓大方麵,抓品性和才能。既能滿足這兩條,又勤奮肯吃苦,就是可以打90分的好員工。不然,管理者太挑剔,總是抓著小問題不放,“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他在用人方麵必定是很失敗的。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這是不爭的事實。也許經過後天的培養和熏陶,能改進一些缺點,但還是不可能臻至完美。
日本企業家鬆下幸之助就很明白這一點,他甚至主張雇傭中等人才,提倡“70%求才法”。他的用人理念是:人才必須是適合企業的,員工的素質必須和企業的業務相匹配。世界上既然沒有滿分的企業,要滿分員工幹什麼呢?何況,世界上也根本沒有滿分的人才!所以,鬆下在用每一個員工時,都刻意地不要第一流的,而是選擇那些70分的人來用。
對此,許多人都不以為然。誰不想招最好的人才來用?哪一個管理者不以擁有某些領域的頂尖人才而自豪?可是鬆下說,先不考慮有沒有最好、頂尖的員工這一說,就算有,他們能不自負嗎?能安心工作,不抱怨工作,挑剔公司嗎?能像那些有缺點的員工一樣,兢兢業業地工作嗎?他們做不到的!即使他們有滿分的才能,也不見得能做得比普通員工好。相比起來,普通員工懂得擺正自己的位置,懂得付出努力來工作,他們重視公司給予的職位和機會,他們比滿分員工更可取。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如果公司能雇傭到適合公司的合格員工,就是公司的福氣。聰明的管理者懂得:不要苛求員工,合適的就是最好的。他們總是能把眼光聚焦到員工能做好的事情上麵。對員工的不足,他們從來不會念念不忘。
看起來好像他們不在意員工的毛病了,是不是這樣呢?答案是否定的。聰明的管理者們隻是“抓大放小”,他們不是不在意人才的不足,而是更看重人才的優勢,設法讓員工的長處盡量得到發揮罷了。善用有缺陷之人,往往成為了許多管理者事業成功的關鍵要素。
1998年,北歐航聯董事會為擺脫經營不善的危機,聘請盧爾森擔任公司的總經理。盧爾森是個經營方麵的天才,但他有許多毛病,行業內的評價很差。他還自稱是一個“表現癖”的狂熱愛好者,聲稱“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讓我表演一把”。這種性格可真是夠人討厭的。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他,實際上,能接受他作風的人也幾乎沒有。公司裏上至董事,下至員工,都對這個人的個性很不滿,有的人甚至公開反對請他擔任總經理,說這會讓“北歐航聯成為笑柄”。但是,對於他的經營才能,又沒有人可以否認:上任不到兩年的時間,盧爾森就通過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公司的經營業績扭虧為盈。
難題擺在了北歐航聯董事會麵前:到底是為避免“北歐航聯成為笑柄”,而炒掉盧爾森呢,還是留任他這個總經理,讓他帶領公司繼續盈利,即使這樣會讓內外許多人不滿。最後,董事會還是覺得賺錢對公司是最重要的,他們把盧爾森留下了。
盧爾森肯定不是一個滿分的人才,但是,他有傑出的經營才華,他適合北歐航聯的用人需要。即使他品性讓人不悅,但畢竟不是本質性的缺點。至少,他對公司的利益是忠誠的,他做事是用心的。綜合起來考慮,他也是一個合格的人才,是當前北歐航聯董事會最好的員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