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為什麼要記住下屬的名字
大大小小的出版物上,無一不印有作者的大名。大部分電影、電視觀眾對影視片前後一長串的名字感到討厭,而有名字者本人的心情卻完全相反。
法國大作家雨果最熱衷的,莫過於希望有朝一日巴黎能改叫作雨果市。點名的時候,如果念錯了字,即使那人來了,也不會答應。寫錯了名字,即使比他的本名更優美,都隻能使人掃興。
不論是在報紙上,還是在文件上,隻要知道自己的名字準在這長長的名單之中,首先尋找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誰都希望自己的老師、領導者能盡快地知道自己的名字。那麼人們對自己的名字為什麼如此感興趣呢?
原因很簡單:人人都希望受到尊重,這是自尊的一種表現。美國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說:“記住別人的姓名並容易地呼出,你即對他進行了巧妙而有效的恭維。”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覺,30年甚至40年不見的兒時朋友或者同學見麵,如果仍然能叫出自己的名字,該是多麼的高興。接觸很少或者僅在很短的時間內會過一次麵的人下次見麵時,如果能叫出自己的姓名,會使人有一種一見如故之感,使人感到格外親切和高興。如果一個單位人數很多,某人很少與領導者打交道,估計領導者根本不認識他,但有一天,領導者走到他麵前,緊握著他的手,像老朋友一樣叫他的名字時,他將會感到很高興。他準會說:“在這樣的人手下工作有意思。”
第2節 直呼其名奇效倍增
某煤礦發生一起井下塌方的嚴重事件,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都非常慘重。災後,救災和恢複生產的任務極為繁重。當時,工人們思想混亂,各方麵的困難都很大,解決得不好,整個企業就有倒閉的危險。為此,上級派了一個姓熊的科長前去幫助進行救災和恢複生產的工作。
這個熊科長以前曾以工作組副組長的身份在這裏工作過一年多,全礦500多個工人,絕大部分人他都能叫出名字來。他一到礦上,就和工人們一起動手幹。直接指揮救災的礦長,由於很少下礦井,對井下的情況和井下工人都不熟悉,指揮很不得力。在這種情況下,熊科長就在現場直接叫著每個工人的名字,組成一個個搶救班子和突擊隊,然後自己和大家一起幹。大家都樂意聽他的安排,使救災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很快恢複了生產。後來工人們聯名上書,硬是請上級批準,留下他當了礦長。
某校新來了一位年輕的實習老師,在短短一個月的共同生活中,他和學生們相處得很好。在實習結束的歡送會上,他沒有唱歌,也沒有講故事,而是含著淚花一口氣說出了全班48個同學的名字。當時同學們又驚訝,又激動,一個勁地鼓掌。在任教的老師中,他是最年輕的一個,也是時間最短的一個,但他在同學們心裏的印象卻是最深的。
就是這個班的一個同學後來也當了教師,也學著那位實習老師的做法,新學期接新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記住學生的名字。這個辦法十分靈驗,不出一個星期就和全班學生建立了感情,工作開展得十分順利。
這兩個生動的事例說明,領導者、教師記住下屬、學生的名字是多麼重要。對領導者來說,這是一項奇妙的領導藝術。當然,人數較少的單位不存在這個問題,對人數多的單位來說,領導者如果掌握了這一藝術,就可以大大改善與下屬之間的關係,就可以指揮自如,使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