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知己知彼,令問題員工為團隊所用(3)(1 / 3)

中國人習慣以“和為貴”,這在員工管理中也同樣適用。對管理者來說,為了顧全大局,求大同、存小異是必須的;在某些方麵做一些必要的讓步,其實是一種聰明的管理藝術。

但是,有些爭強好勝型的問題員工對上司的退讓並不領情,反而會以為是自己的能耐大,才使領導不得不退讓,進而變本加厲地瞧不起別人,也不尊重別人。對這樣的人,管理者千萬不能一味遷就,而要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打擊一下他的傲氣,使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總的來說,對於爭強好勝者,管理者應該:

首先,不必動怒。

作為管理者,必然會碰到各種問題員工,所以麵對爭強好勝型的員工也要心平氣和。

其次,要自信。

爭強好勝型員工愛表現,他們總是以自己的優點示人,所以很容易對管理者造成心理壓力。管理者要堅守的信念就是也許他們確實有比你高明的地方,但你既然是領導,自然在管理能力方麵比他強,所以不必自卑。

其三,要分析下屬如此表現的真實用意。

一般,下級隻有在懷才不遇時才會爭強好勝。如果確實是這樣,管理者就要為他們創造實現自我的條件,分析他們的具體才能,並依此給他們分配一些重要的任務,使他們感覺到一點點的壓力。

其四,管理者要承認自己的不足。

管理者要自信但也要勇敢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並在必要的時候予以改正和學習,這樣就會使這些爭強好勝的員工找不到針對你的借口。

其五,保全他們的麵子。

爭強好勝的人都很好麵子,所以麵子問題是他們的大問題。在任何時候,你都在考慮他們的麵子,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丟了麵子。

比如,在批評他們時要單獨進行等。

有的管理者為了敲山震虎,警戒眾人,總願采取“殺雞給猴看”的批評方式,其實效果並不一定好。殺雞給猴看,猴子不看怎麼辦?總不能連猴子一塊殺掉了事。

人的思想是複雜的,靠簡單的威嚇和批評擴大化的方法,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因為人固有的自尊心,使他在眾人麵前挨了批評後,內心自然產生屈辱感,生出憤憤不平之心。而對在場的其他人說來,本來是想要大家從中受到震動和教育,結果事與願違,在場的人,有的要從中評頭論足,有的會對被批評者寄予同情,有的認為與己無關而視這種批評為耳旁風。

正確的方式,是不能在眾人麵前使他威風掃地,而要在沒有第三者在場時,一對一地單獨進行,要視對方對問題的認識程度以及內心思想根源進行批評。如果認為單刀直入批評會招致對方反感時,應和他離開工作場所,耐心傾聽對方陳述,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規勸。

最後,就是誠心。

你要相信這些爭強好勝的員工隻是因為想表現得更好才出現問題,他們的內心渴望著別人的肯定與認同。所以,你要選擇恰當的時機,真誠地告知他的長處和他的優勢,並表達自己想幫助他們達成目標的心願。一場入情入理的談話可以化解矛盾,可以改變他對你的態度。

對於爭強好勝者,管理者的遷就隻適合那些比較有理智的人,而對於不明智的人,不妨曉以厲害,挫其傲氣,因時因人製宜,找到合適的管理辦法。

①自負

自負的心理因素是多樣的,其中最普遍的因素是他本身確有優越於別人的地方;其次,他的自負是由於“無知”,他不明白自己的經驗或成就是微不足道的;還有一種“自負”是出於“自卑”而做出的相反的表現。

對於自負而確實優秀的人才,你最好給他一項能發揮實力的工作,尊重他的專業才能。你要站在顧問或協助的立場來控製他、誘導他,而不要在實際工作上提出過多的意見或作過多的幹預。

如果你的下屬的“自負”實屬於“無知”的一類,那麼,你就讓他知道事實吧!當他完成一項工作而洋洋得意的時候,你最好讓他知道其他的員工有同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成績,別讓他做“井底之蛙”,這些挫折可以令他反思、成長。

有些極端自卑的人也會在別人麵前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神情,他向人吹噓自己的成就,其實他也知道這是假話。對於這類下屬,你的讚賞會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令他們更努力地工作。當他真的完成一項一項任務時,給他多點鼓勵,但如果他在你麵前吹噓,你不妨報以一個不置可否的笑容。

②對他人專橫壓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