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使用固定資產迷惑大眾(1)(1 / 3)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中單位價值較高,使用期限較長,能在較長的時間裏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的勞動資料。其價值通過使用的磨損逐漸轉移到產成品價值中去,並通過銷售收入收回。固定資產屬於產品生產過程中用來改變或者影響勞動對象的勞動資料,是固定資本的實物形態。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長期發揮作用,長期保持原有的實物形態,但其價值則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而逐漸地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並構成產品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重要性原則,一個企業把勞動資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價值劃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對於原始價值較大、使用年限較長的勞動資料,按照固定資產來進行核算;而對於原始價值較小、使用年限較短的勞動資料,按照低值易耗品來進行核算。在我國的會計製度中,固定資產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和工具等。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固定資產的成本,是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這些支出包括直接發生的價款、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包括間接發生的,如應承擔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折算差額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

對於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確定其初始入賬成本時還應考慮棄置費用。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複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核電站核設施等的棄置和恢複環境等義務。對於這些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企業應當按照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成本。石油天然氣開采企業應當按照油氣資產的棄置費用現值計入相關油氣資產成本。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預計負債的攤餘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一般工商企業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報廢清理費用,不屬於棄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作為固定資產處置費用處理。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並根據其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複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淨殘值。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更新改造等後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麵價值扣除。固定資產發生的可資本化的後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資產發生的後續支出完工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並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

固定資產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所必不可少的,是企業生產能力和生產實力的反映,企業常通過固定資產信息的操縱或粉飾來達到其目的。固定資產信息反映的作假直接影響著會計信息使用人對企業預測和決策的判斷。

30.混淆固定資產的確認界限

根據財務製度的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單位價值較高的。不具備以上特征的,應列為低值易耗品。

有的企業將屬於周轉材料的物品列作固定資產,有的企業將屬於固定資產的物品列作周轉材料,造成核算上的混淆不清,也造成了二者的價值向生產經營成本、費用轉移形式和水平上的不合規、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