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用應收及預付款掩人耳目(1)(1 / 3)

40.虛列“應收賬款”賬戶

虛列賬戶是指企業憑空捏造某債務單位,為其設立“應收賬款”明細分類賬戶,在其賬戶下記錄應收賬款額。這種錯誤做法的目的就是為了隱匿財產,挪用或貪汙資金。比如,企業收到一筆銷貨款,企業不借記“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賬戶,而將銷貨款以某某企業名義借記“應收賬款”賬戶,貸記“主營業務收入”賬戶,該款項則被挪用或貪汙。

當然,企業虛設賬戶的目的,還有可能是為了虛增利潤。比如,有的企業至年末完不成主管部門為本企業下達的商品銷售和利潤計劃,為了不影響企業和企業職工的經濟利益,而對利潤缺口以虛增利潤的方式“彌補”,即在沒有銷售業務的情況下,虛編記賬憑證,作銷售業務入賬,對方科目列作應收賬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所填金額一般為大於利潤缺口的數額。這樣,由於作了上述不真實、不正確的銷售業務處理,從而使該企業“完成”了該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計劃,企業從費用和利潤中按完成上述計劃後的規定提取或提留了有關款項。到了次年初,一般都會對虛增的銷售收入衝轉回來作退貨處理,而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收賬款

作上述處理後,使上年度虛增了的銷售收入得到了衝轉,記在“應收賬款”的賬戶的虛設業務也衝回。從賬麵上看,在會計年度內,賬麵結餘額是真實的;但從單個會計年度看,則會發現以下問題:

反映在“主營業務收入”和“應收賬款”賬戶中的銷售業務時間集中,一般都發生在年末,金額過大,且一般都為整數。

“銷售業務”的會計憑證可能隻有記賬憑證沒有原始憑證;或雖有原始憑證,但內容不全、不真實等,表現為賬證不符。

所虛設的應收賬款,可能隻記入了“應收賬款”總賬,未記明細賬或未在其他明細賬中虛記,表現為應收賬款賬賬不符。

所虛設的應收賬款,可能既過入了總賬也過入了虛設的或其他的明細賬中,這樣盡管總賬與明細賬是平衡的,但該企業所記錄的這些內容與實際或客戶對方“應付賬款”賬上的對應內容不符,表現為兩個單位間的賬賬不符。次年度衝轉收入或利潤後,可能會出現衝轉月的利潤為負數,甚至“主營業務收入”賬戶在衝轉月出現月末反方向餘額的情況。

對於虛設賬戶的會計錯弊,在檢查時可抽查“應收賬款”明細賬,向債務人單位發出詢證函,以證實所欠貨款是否屬實,以此判斷企業“應收賬款”賬戶的可靠性。如果抽查結果沒有問題,一般可以認為該企業不存在虛設賬戶的錯誤;如果抽查結果有問題,則應擴大檢查範圍,或對所有“應收賬款”明細分類賬戶進行函詢。若該企業“應收賬款”明細分類賬戶不多,則可對每一個債務人單位發出詢證函,這是發現虛列賬戶錯誤的最可靠辦法。對於以虛增利潤為目的的虛設賬戶的會計錯弊,查賬人員在審閱“主營業務收入”和“應收賬款”等賬戶及會計憑證進行賬證核對和調查詢問有關情況時,若發現上述一個或幾個線索或疑點後,可以進一步審閱,核對有關會計資料,調查詢問有關單位人員便可查證問題。

【例】某工業企業現銷產品一批,售價總計14萬元,增值稅2.38萬元,會計人員與有關人員合謀後,將該筆現金私分,而在賬務上作如下處理:

借:應收賬款1638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4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23800

該批產品的銷售成本按正常程序和方法做了正確處理。

審計調查:

該問題發生後留下的線索或疑點是,“應收賬款”賬戶造成掛賬,如果該問題隻在“應收賬款”衝賬上作了登記,未虛設明細賬或未在其他明細賬中作虛記處理,那麼,則造成“應收賬款”總賬與所屬明細賬之間失去平衡關係。

發現上述線索或疑點後,查賬人員進一步審閱核對了有關會計資料,調查被查單位會計人員及有關人員,還函詢或麵詢了“購貨單位”。如果應收賬款的明細賬(購貨單位)是虛設的,也應通過調查詢問有關人員落實問題。

問題查證後,對被查單位有關人員私分的銷貨款予以收回(罰款另說),作如下賬務調整:

借:其他應收款(或“庫存現金”賬戶)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