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收入、利潤——賺錢了嗎?(2)(1 / 2)

貸:主營業務收入5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9010

借:主營業務成本50000

貸:產成品50000

如果上述問題在年終結賬後被查清,應編製調賬分錄如下(假定所得稅率25%,按淨收益的10%提取盈餘公積,60%分配投資者利潤):

借:周轉材料1201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交所得稅[(53000-50000)×25%]750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25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575

貸:盈餘公積225

應付利潤135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750

貸:銀行存款750

借:應付利潤1350

貸:銀行存款1350

81.違規運用未分配利潤發放職工獎金

有些企業不經過企業權力機構的批準就分配利潤;有些企業將未分配利潤用於發放獎金和職工福利,損害企業投資者的利益。

【例】某查賬人員在審查ABC公司的年末“未分配利潤”時,發現該賬戶借方的一筆22萬元的發生額,追查到相應記賬憑證為:

借:未分配利潤22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220000

審計調查:

“未分配利潤”一般隻與“利潤分配”賬戶發生關係,當使用“未分配利潤”時,必須經企業的股東大會等最高權力機關批準,用於補虧、發放股利等等。所以該筆用於福利費的支出不應該屬於正常的“未分配利潤”使用範圍。應該追查清楚原因和用途,進行調整。

通過詢問會計人員,得知該筆資金主要用於發放職工年終獎金。已經經總經理批準,並已經發放完畢。

該筆獎金應視為總經理發放給職工的報酬,不應作為利潤的分配項目,調整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220000

貸:未分配利潤220000

借:管理費用22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220000

82.虛列支出,多計少計當期利潤

有些企業為了逃避所得稅,將本應該計入當期損益的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彙兌損益、投資收益等直接計入未分配利潤;有些企業通過多計費用、少計收益的方式減少賬麵的未分配利潤數額;也有些企業好大喜功,虛誇利潤,故意多計收入少計費用,多計未分配利潤,也造成未分配利潤的會計錯弊。

【例】查賬人員在查閱某工業企業20××年12月“營業外支出”明細賬時,發現摘要內容含糊不清,月末集中反映營業外支出增加,懷疑其存在虛列支出問題,決定進一步查詢。

審計調查:

經調閱20××年12月25日某記賬憑證,憑證內容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技工學校經費80000

貸:應付賬款80000

但該記賬憑證無原始憑證,經過詢問當事人並查閱了“銀行存款”日記賬,本年度技改經費已於上半年全部撥付,被查企業為了達到減少本年度實現利潤的目的,虛列營業外支出8萬元。

利用虛列支出的手法,使當期利潤虛減,隱匿了收益,少繳稅款。

(1)如果上述問題在20××年年終結賬前被發現,應編製調賬分錄如下:

借:應付賬款80000

貸:營業外支出——技工學校經費80000

(2)如果上述問題在年終結賬以後被查清,應編製調賬分錄如下(假定所得稅稅率25%,按淨收益10%提取盈餘公積,50%分配投資者利潤):

借:應付賬款8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0000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600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6000

貸:盈餘公積6000

應付利潤30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0000

貸:銀行存款20000

借:應付利潤30000

貸:銀行存款30000

83.未按規定標準進行利潤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