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1 / 2)

當今的市場變化越來越快,一味地守舊,而不在管理、營銷以及管理方法、經營方式上創新,必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主動權就會落到別人的手裏,很可能慘遭被市場淘汰的厄運。

很多想從商的人,總是抱怨市場被一些大商家壟斷了,根本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沒有實力、資本與大商家競爭,於是,就失去了幹事業的信心。其實這種思想就是不成熟的表現,隻要你能夠多進行市場調查,就能夠發現市場始終有一些大商家忽視的空缺,抓住這種空缺就會在夾縫中發展起來,掌握市場主動權,在強大的競爭中成長起來。

明尼唐克是排居在很多大公司之後的小型肥皂製造企業,由於是後起無名小輩,不敢與其他大公司發生正麵競爭,因為那樣無異於以卵擊石。通過仔細思考,公司決定改變經營模式,采取側麵出擊、出奇不意的策略,不去踩別人的腳步,而是另辟新徑,獨出心裁,推陳出新。

1979年該公司推出了一種空前絕後的液體肥皂,這種產品悄然上市後,立即引起消費者的強烈反響,得到大批用戶的認可。這種“軟體肥皂”的上市,很快衝擊了當時名望高、規模大的樂威、寶潔等知名公司,使他們大為震驚。因為“軟體肥皂”的上市搶走了他們生產的塊狀肥皂市場,明尼唐克公司用智慧贏得了空前的成功。如果明尼唐克公司不肯改變經營模式,在夾縫中尋找機會,指望與那些大型企業硬碰硬,結果隻能是死亡,就更不用說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了。

而明尼唐克公司最終所取得的勝利,又說明了一個事實,隻有認真分析市場需求才能對症下藥,從而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才能得到發展,在眾企業中脫穎而出。

任何一個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要有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意識,有勇於超越的魄力,隻有這樣,才會營造出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存競爭也日趨激烈,甘願窩在別人的羽翼下生存的人,不會有很大的作為,總有一天會被社會所淘汰。因為,他們不能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甘願聽從他人的安排,這樣的人怎能得到社會、他人的認可呢?

唐裝,是春節前後最流行的服裝之一,而且有很多服裝企業在唐裝上收益頗豐,同樣也有很多的服裝企業麵對市場悔之莫及、望洋興歎,為什麼呢?就是沒有及時把握商機,抓住市場的空缺,從而失去了掌握主動權的機會。在上海各國元首會上,各國元首每人一件唐裝著身時,一些敏銳的商家就發現了商機,立馬行動。而有些商家看到後還坐在西裝牛仔褲上傻笑呢。待到一些服裝企業的唐裝上市並賣得熱火朝天時,一些錯失商機的企業主才如夢方醒,亦步亦趨地仿效。但在春節後,有些聰明的企業就停止了唐裝的生產,而那些後來者蜂擁而上,後果可想而知。時機的把握和智商的敏銳性在商業領域的激烈競爭中由此可見一斑。

有時候,市場的空缺不是等待人們去發現的,而是要人們去創造,誰創造了市場的空缺,誰就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而善於抓住市場空缺的人,在商場上往往能將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裏,在商戰中永遠不會失敗。

案例一:

做掌舵者,才有權決策

蒙牛剛剛麵世不到半年,品牌就打響了,放眼望去,前途一片光明。巨大的市場,寬廣的發展空間,激烈的市場競爭使蒙牛迫不及待的要發展壯大。要壯大就需要建工廠、做市場、打廣告,可這些都需要資金,對於剛剛成立半年的蒙牛,資金起著決定性作用。

1999年6月10日,蒙牛為了籌集資金,宣布募股正式開始,也正是這一舉動使蒙牛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營業執照,股東由3人變更為10人,企業法定代表人也由白英變更為牛根生。

募股消息一經傳出,許多人提著大包小包的錢,來蒙牛入股,可牛根生並沒有照盤全收,而是留小頭、棄大頭,目的是想將控股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一般的遊戲規則。對於新生的蒙牛來說,要想使企業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下去,使企業步入正軌就要把控股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據說,牛根生有一“痛”、一“狂”。“痛”,是指企業的“說話權”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裏。“狂”,是指牛根生在失業後,每到一家企業應聘時所開出的條件都是自己要掌控一定的股份,換句話說就是“非控股不幹”。

1999年初,內蒙古乳業界一個很有影響的老板,看好了蒙牛的發展前景,於是有意與牛根生合作。孫先紅想,蒙牛剛剛成立,牛根生又沒有資金,而對方又是一個有錢有影響力的人物,於是就想順水推舟促成這個事;他在內蒙古飯店安排雙方會麵。當時,牛根生開出的條件是,自己要以無形資產投入,並且要有控股權,對方對牛根生的提議當然采取駁回的態度,因為當時牛根生的實力很差,開出這樣的條件讓人難以接受。所以,這場交易就這樣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