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遊戲規則在某一時間段內是積極的,有效的,但是時間久了,就相應出現弊端,就需要一種新規則,誰改變了原有的常規,誰就是大贏家。
一個人獲取成功的大小,取決於他的頭腦是否靈活,觀念能否與時俱進。抱著舊觀念一條道走到黑,或遇到困難不能靈活應變,不能打破常規去尋找其他解決問題方法的人,除非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否則難成什麼大氣候。
人人都說:“溫州人會做生意、溫州人發大財的比較多。”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觀念不會固定在一個方向上,可以跟著時代的進步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在新思想的引領下邁進成功的大門。
楊瀾曾說過:“有些事情可以不是這樣或者本身就不是這樣,隻是太多的人、太多的時候、按照太相同的生活方式來生活。其實,很多習慣都是可以打破的,因為很多事情都是人為設置的。比如生孩子,美國人從來不做月子,生完孩子就洗澡,也沒聽說誰落下病根。所以,傳統習慣往往阻礙了很多人發揮創造力。我特別相信這樣一句話:‘打破思維定式便是成功的開始。’”
習慣、態度是束縛人們發展的兩條重要繩索。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人們會按照習慣循規蹈矩的過日子,殊不知,這樣的生活會削弱一個人的鬥誌,使人喪失生活情趣。在商場上,墨守陳規、按照習慣辦事更會影響個人、企業發展。在個人或企業發展過程中,隻知道按照遊戲規則行事,一條道走到黑,無疑會被競爭對手拋到身後,惟有打破常規改變遊戲規則才能贏得優勢,戰勝對手,在激烈的競爭中獨占鼇頭。
如今,人們麵臨著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改革的挑戰,任何人都不能預測未來,也沒有人能給未來下定義,但無論未來會怎樣發展,或發展成什麼樣子,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身,堅持兩點:第一,及時改變觀念,不要一條道走到黑;第二,不吃別人嚼過的饃,不斷研學、實踐,喚醒更多的潛能,另辟蹊徑。
以前,上海《新民晚報》報道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沈陽撿破爛的王寶財一天突發奇想:如果把易拉罐熔化後賣,是不是能多賣錢呢?他是這樣想的,當然也是這麼做的。他把熔化後的金屬塊找專家鑒別,專家鑒定為一種貴重的合金,於是他心中有了底,就印製了些傳單發給收破爛的同行,把易拉罐的收購價從7分提高到1角4分,幾天後他到自己的收購點一看,一大汽車易拉罐等著他呢!就這樣,三年中他成功地賺了270多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把他的事跡重播了兩次。
王寶財的故事告訴人們做事要靈活一點兒,多想一想,多試一試,說不定成功就在多試一次中,你的命運也將會因此改變。
通過這麼多成功的例子,能夠清楚地看到打破常規可以使想成大事者獲得成功,相反,如果人雲亦雲,則不會有太大的出息。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屬於那些敢於、善於改變固有模式創造新思維的人。
案例一:
思則變,變則通
2002年,時至春節,超市裏的各路商家都在為創收使出了渾身解數。其中,一種名為“香米奶茶粉”的新式奶茶粉,在超市中大出風頭。
“香米奶茶粉”是蒙牛獨立研發的新產品。它改變了遊戲規則,在傳統奶茶粉中又加入了炒米成分;把原先的227克裝變成了200克裝,這樣一來消減了人們對香米奶茶粉價格的敏感程度。此舉一出,效果果然不同凡響,在全行業內引起了轟動,其他企業也紛紛把包裝調製到200克裝,並把200克定為標準包裝。
臘月二十二下午,華聯超市出現了這樣一幕:隻見促銷小姐一邊吆喝著“免費品嚐”,一邊將一次性杯子遞到消費者的手中,有的人說:“嗯,好像比以前的好喝多了”;有的說:“比以前的味道要濃”,有的人嚐過之後連連點頭稱好,還有的品嚐完順手買了兩袋。眼看超市就要關門了,可消費者仍然站在促銷小姐的身邊,沒有離去之意,促銷小姐身邊的一次性杯子也眼看著減少,盛放香米奶茶粉的箱子也漸漸的空了。據促銷小姐說:“今天單單免費品嚐所使用的一次性杯子就有5000個。”櫃台負責人說:“今天搬進來的奶茶根本不夠賣,又加上昨天留存的,總共賣了22件。”(每件40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