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堅持做好一件事(1 / 3)

成功屬於意誌堅定的人。那些做事三心二意、虎頭蛇尾的人,很難受成功青睞。激烈的社會競爭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認準目標後必須集中精力、堅持不懈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唯有這一招才能成功,才不至於被擠出局。

做任何事必須專心致誌,隻有使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已確定的目標上,並且始終如一地為實現目標而奮鬥,才能讓堅持不是一句空話。

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佼佼者,大多數人都還徘徊在想成功卻無路的階段,如果有人問他:“你目前想做什麼事?”很多人會說:“我想做這個,我想做那個,我想做……”如果有人堅持要他們一次隻做一件事,他們會說:“但是這些事情都很重要。”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做好多件事,任何人都不可能像孫悟空一樣會分身術,所以隻能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在所有時間管理的原則中,最基本的一條莫過於要專心致誌。許多人之所以還庸庸碌碌、平平凡凡就是違反了時間管理原則,這與他們想同時做太多的事情有直接關係。盡管一些時候,許多事情都急待解決,你依然要一件一件去做,因為隻有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效率才會更高。

無論做什麼事,隻有集中精力去攻打一點才有所成。平時,我們總能看到許多人心緒不寧,焦躁不安,精力不集中,做事沒效率。結果不是耽誤了時間,就是錯過了機會,不但受不到老板的嘉獎還可能丟掉“飯碗”。

成功人士都認識到集中精力的重要性。古往今來,有許多成名作家,在創作時都將自己置身於一個靜謐的地方,目的就是防止精力被外界因素幹擾,影響作品質量。一位法國著名偵探小說作家說過:“生活得像一個苦行僧”,意思是告訴人們做事要集中精力。

一旦想做某件事,就堅持下去,你就能把這件事做好。例如:英國的一位紳士,他就是節省時間的一個很好的典範,就連去廁所的時間他都不想浪費。每次去廁所時手裏都要拿著一本拉丁人的詩集,就這樣他讀完了所有拉丁詩人的作品。有一次,他買了一本羅馬人的詩集,每次去廁所時他就撕下幾頁,爭取用上廁所的時間把這幾頁讀完,然後送入下水道。就這樣他獲得了許多時間。

所以說,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堅持做好每一件事,隻有這樣才能出成果、出效率。

案例一:

鼓勵自己,堅持到底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漫漫人生路,隻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件事已經足矣。”仔細品味這句話,它的確道出了一個真理。在人的一生中,或許有許多的選擇、許多的成功,但是,那是否就是你一生的驕傲呢?如果不是,就必須給自己的人生定個位,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地把這件事做好,那麼,這一輩子就沒有白活。

德田先生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一旦他為自己的人生定了位,就會堅持不懈地按自己的目標做下去。

在日本大阪大學附屬醫院就診時,他確定了要上大阪大學醫學係學習的目標。當天下午,他就到北野高中聯係轉學事宜,沒有成功,但他沒有放棄,第二天他又到今宮高中聯係,結果聯係成了,他馬上回家向父親表明轉學的心意,結果他的父親很快同意了他的做法。

德田是一個認準了目標就一往直前的人,大阪大學醫學係畢業以後,他當上了醫生。

其實,德田想轉行學醫,並不是沒有原因的,他一直想自己創辦一家醫院。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一家醫院工作,工作期間德田對醫療界的弊端感觸尤為深刻。他認為要想改革日本醫療事業的現狀,就必須建立不受宗派勢力支配的新型醫院,並以此體現醫療的真正作用。

於是,德田決定自己辦醫院。可是,萬事開頭難,他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抵押品和保證人,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但是,德田並沒有被困難嚇住,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件事情辦成。

1971年1月,德田有了正式創辦醫院的設想,從那時起,他用了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對建築用地的調查,德田不僅從數字上掌握了大阪的單位人口與診療所及病床的比例、急救車的市郊出動率、住宅患者的循環周期等實際狀況,而且還認真地聽取了居民的呼聲。

通過詳細的調查,他發現大阪府管轄的鬆原市與大東市是醫療網點最稀少的兩個地區。最後他把交通較為方便的鬆原市定為第一院址,開始征尋地皮。為此,他利用值夜班後的休息日和下班後的時間到處奔走。到了5月份,他在靠近鐵南大阪線的河內天美車站的對麵找到了一處非常適宜的地皮。但這不是準備出售的土地,而是一塊卷心菜地。它位於鐵路沿線,而且離火車站很近,人們在火車站就可以看見這個地方。作為醫院的地址,非常合適。土地的主人也很通情達理,願意把土地賣給他來創建醫院。

可是,德田一無所有,不用說建醫院,就連買地的定金都沒有,現在最緊要的問題就是籌措資金。在德田的建院計劃裏,地皮、建築、設備、醫療器械等在內,預算總額為1.6億日元。可是,德田既沒有私人資金,也沒有可抵押的東西,連個有錢的保證人也沒有。他到銀行貸款,沒有人貸給他。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銀行隻把錢借給有錢人,它不給沒錢人提供貸款。怎麼辦?如果貸不到款,雖然好不容易得到卷心菜田主人的照顧,一切還將化為泡影。“我要辦醫院,我要辦醫院”,德田一邊想,一邊從這家銀行跑到那家銀行,四處奔波。可跑了很長時間,沒有一家銀行願意給他貸款。德田深感徒勞,但他想到或許有一家銀行會貸款給他。於是他就抱著一線希望詳詳細細地擬定了一份建院所需1.6億日元資金的收支計劃,一直忙到深夜。他拿著擬定的計劃又到處奔波,隻要是銀行,他便進去詢問,可是結果依然如此,沒有人願意為他貸款,借口都是因為他沒有資金、沒有抵押、沒有擔保人。眼看希望就要落空了,德田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此時,他腦子裏閃過了無數個念頭,想放棄可又不甘心,不放棄但申請貸款又很困難。在這兩頭受阻的情況下,德田堅定了信心,他認為既然事情已經有了計劃,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那麼就繼續走下去吧,一定能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