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成功靠“才智”,智慧定勝負(1 / 3)

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少不了“外界資源”,這是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是企業一筆巨大的財富。作為領導者,必須具備整合資源的能力,否則很可能影響企業發展。

所謂“外界資源”就是指能幫助企業壯大的人或機構。在當前競爭中,企業領導者如果能將這些人或機構優化配置,就可以幫助企業茁壯成長。

對一個企業來說,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都很重要,能否將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加以合理利用,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說明一個人的智商是有限的,而將多個人的智商整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每位企業領導者都應該意識到,許多事情單靠個人力量無法完成,於是,他們開始想方設法建立自己的“智囊團”,當自己對某一決策尚存疑慮,或者不能下結論時,外界的人力資源可以為企業領導者出謀劃策,或幫助領導者分析論證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或者幫助領導者實施已定計劃,這就是所謂的整合內部資源;當自己的實力不足時,將外界對自己有利的資源,全部集中在自己周圍,這些外力可以助企業領導者一臂之力,使企業擺脫困境,例如:企業有上市的潛力,但是在資金方麵還有所欠缺,此時,企業經營者可以通過與其他企業連手的方式,擴充自身企業的綜合實力,這就是所謂的整合外部資源。不過,前提條件是企業領導者有能力將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

當然,企業領導者在整合資源的同時還要對“外界資源”進行篩選,要仔細斟酌、小心謹慎,不可讓有用資源從身邊溜走,也不能隨便拉攏,雖然“外界資源”對自己的發展有很大幫助,但也要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這樣才能使企業與“外界資源”相得益彰。在此基礎上,強化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

評價一個企業的市場地位,不僅要考慮企業所擁有資源的數量,還要考慮企業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對於如何利用資源,針對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要依情況而定。如果沒有很好地利用資源,就會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

案例一:

用智力整合信息

商界競爭能否取勝,關鍵看經營者是否具備一定的智慧,因為智慧是整合資源的有力工具,是獲取市場信息的原動力。其實有價值的信息隨時都有,就看能不能及時捕捉到。

美國企業家亞默爾公司的創始人菲利浦·亞默爾就是因為具有驚人的智慧,才塑造了一副敏銳的目光,能夠抓住重要的信息,從而獲得了成功。

美國南北戰爭快要結束時,市麵上的豬肉價格十分昂貴。亞默爾深知,一旦戰爭結束,肉價就會猛跌。

亞默爾有讀報的習慣。一天,他拿起一份當天的報紙,看到一則極普通的新聞報道:一個神父在南軍李將軍的管區遇到一群兒童,他們是李將軍下屬軍官的孩子。孩子們抱怨說:他們已有好些天沒有吃到麵包了,父親帶回來的馬肉很難下咽。亞默爾立即得出如下判斷:李將軍已到了宰殺戰馬充饑的境地,戰爭不會再打下去了。

亞默爾立即與當地銷售商簽訂了以較低的價格售出一批豬肉的銷售合同。條件是,付貨時間推遲幾天。

果然,戰爭迅速結束了,豬肉的價格暴跌,亞默爾從這筆交易中輕鬆地賺了100萬美元。

1875年春天的一個周末,亞默爾同夫人商量好外出郊遊,突然報紙上一則看來並不重要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消息報道了墨西哥的一種牲畜病例,而那種病好像是由一種瘟疫引起的。

當時,亞默爾已開始經營肉類生意。他的目光停留在那條消息上,他的腦子飛快地轉動著。他想,要是墨西哥真的發生了家畜瘟疫,美國鄰近的兩個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勢必將受到傳染。而這兩個州是美國肉類食品的供應中心,一旦發生瘟疫,整個美國的肉類供應必將嚴重短缺。經過一番盤算,他一把抓起電話,撥通了家庭醫生的號碼,問對方想不想去墨西哥做一次旅行。這個突如其來的建議使醫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但亞默爾不容醫生多想,便請醫生放下手頭的一切,立即趕到他郊外野餐的地點當麵商量。

醫生趕到郊外,亞默爾已經遊興索然,他的整個身心早已被大生意占據了。他請醫生立即趕到墨西哥去,實地查明一下那裏是不是真的發生了瘟疫。醫生第二天到了那裏,把所了解的情況迅速告知了亞默爾,事實證實了他根據報紙的消息做出的判斷準確無誤。

亞默爾掌握了這一情報後,便迅速行動起來,他集中了全部能夠動用的資金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搶購了大批肉牛和生豬,並把它們運到美國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