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達到利人利己,必須維係好雙方感情,建立起互利“關係”,進而獲得兩全其美的“協議”,這是合作雙方都希望看到的結果。然而,這一結果的出現並非一件容易辦到的事,需要具備足夠的勇氣及與人為善的胸襟。
建立在利人利己觀念上的人際關係,需要用厚實的感情做基礎,彼此能相互信賴,因此,維係雙方感情便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成功人士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尋求互利。所謂互利,就是指即利人又利己。所以,他們將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維係合作雙方感情上,彼此感情達到一定深度後,互利現象出現的幾率才會增大。然而,要想維係好雙方感情,還必須培養這方麵的修養,需要從自身的“品德”上著手,建立起互利“關係”,進而獲得兩全其美的“協議”。
(1)要具備雙贏品格
品格是利人利己觀念的基礎,以下三項品格特質尤其重要:
第一,真誠正直:人若不能對自己誠實,就無法了解內心真正的需要,也無從得知如何才能利己。同理,對人沒有誠信,就談不上利人了。因此,維係雙方感情便成了騙人的口號。
第二,成熟:也就是勇氣與體諒之心兼備而不偏廢。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信念,又能體諒他人的感受與想法;有勇氣追求利潤,也顧及他人的利益;這才是成熟的表現,也是維係雙方感情的基礎。
隻可惜常人都以為魄力與慈悲無法並存,體諒別人就一定是弱者。事實上,人格成熟者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需要表現實力時,決不落於損人利己者之後,這是因為他不失與人為善的胸襟。
徒有勇氣卻缺少體諒的人,即使有足夠的力量堅持己見,而無視他人的存在,難免會借助自己的地位、權勢、資曆或關係網,為謀私利而害人。但過分為他人著想而缺乏勇氣維護立場,以致犧牲了自己的目標與理想也不可取。
勇氣和體諒之心是雙方維係感情不可或缺的因素。兩者間的平衡才是真正成熟的標誌。有了這種平衡,就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同時又能堅定地維護自己的立場。
(2)要搞好人際關係
建立在利人利己觀念上的人際關係,有厚實的感情賬戶為基礎,彼此互信互賴。
於是個人的聰明才智便可投注於解決問題上,而非浪費在猜忌設防上。這種人際關係不否認問題的存在或嚴重性,也不強求消除各方分歧,隻強調以信任、合作的態度麵對問題。
在任何情況下,利人利己都不是易事,更何況與自私自利的人打交道。這時候,最關鍵的是與對方以禮相待,尊敬、欣賞對方的人格、觀點;投入更長的時間與其進行溝通,多聽而且認真地聽,並且勇於說出自己的意見。這樣才能處理好與自私自利的人之間的感情關係。
(3)要互讓互利
在互利關係中,對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必須先有共識,這又稱為“績效協議”或“合夥協議”。憑借這種協議,從屬關係可轉換為合夥關係,上對下的監督則轉變為自我監督,雙方才有可能共謀福利。
維係感情不是一種個人技巧,而完全是一種人際交往模式。它來自真誠的品德、成熟的心態,是高度互信的結果。
案例一:
情係員工,共同受益
日本本田技研工業公司聞名於世,但當初隻不過是一間資本僅有100萬日元的小作坊,主要修理車輛和生產內燃發動機。
經過幾十年的奮鬥,本田公司奇跡般地發展成為世界級的汽車製造廠商,成為日本國內強大的企業集團——“汽車王國”。在日本國內,本田同“豐田”、“日產”鼎足而立。本田公司在海外擁有75間工廠,在北美洲,本田勢力直逼“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汽車製造公司。
戰後,日本經濟發展飛快,這也是促使本田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的遠見卓識和身體力行。在競爭劇烈的日本產業界,如果沒有他們的遠見卓識與獨特的管理方式,要想在群雄之中脫穎而出,取得一席之地是難以想象的。
公司的二位創始人以及他們的同仁,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懈奮鬥,他們建立起優良的企業品質和管理文化。“本田”在1988年日本權威經濟刊物《日經商業》雜誌公布的優良企業排行榜上,躍居榜首。“本田”的人事組織、經營理念和遠見卓識的得分都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