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之源(1 / 2)

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及速度。現在是買方市場,隻有贏得大量消費者青睞的企業才能站穩腳跟。無疑以產品質量打動顧客的競爭策略似乎成了一條定律,所以說,企業領導者,必須時刻具備提高產品質量的意識,這樣企業才能強大起來。

企業之間的競爭,說白了就是產品質量的競爭,一個企業的規模再大,人才再集中,如果產品沒有質量保證,也等於是空談,一切都是負數。產品質量不達標,生產就等於是白費力氣;營銷等於白浪費時間;企業的收入與聲譽自然可想而知。

保證產品質量是企業所有人共同的責任。每個企業的領導者都需將這種意識灌輸到每位員工的腦海中,以便強化提高產品質量的意識。凡是影響產品質量的人,一定要承擔相應的後果。要想生產出優質產品,光有領導者一人的管理機製是不夠的,必須強化全體員工的思想意識。隻有這樣,企業上下才能形成團結一致的現象,共同為提高產品質量而努力。事實上,許多成功企業領導者也是這樣做的,他們的成功案例值得人們效仿。

提高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之本,也是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表現。現如今,已是新新時代,消費者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時刻將自身的合法權益擺在心中首位。這是一個好現象,一方麵保護了自己,另一方麵也提高了企業管理者對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這一形式的出現可謂一舉兩得。作為產品生產者要知道,當今市場已今非昔比,曾經的賣方市場早已被今日的買方市場所取代,消費者有權利也有資本去挑選商品,哪家的產品質量信得過,消費者就選哪家產品,這已成了一個鐵定的事實。所以,無論哪家企業,都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將提高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管理條例中的重點內容,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消費者負責”作為管理中的靈魂,這樣才能在同行業中脫穎而出。

案例一:

對消費者負責

1982年9月29日到10月1日,美國芝加哥地區有七人因吃了泰爾諾膠囊而中毒身亡,原因是泰爾諾膠囊含有過量的氰化物汙染物。對於這一重大死亡事件,媒體給予了大量的報道,電視裏頻頻播出泰爾諾膠囊存在的弊端,報紙上也將這一死亡事件放在了頭版頭條。在這種情況下,生產泰爾諾產品的企業各個危在旦夕。

僅僅3天時間,生產泰爾諾膠囊的美國強生公司銷量呈直線下降。公眾對美國強生公司已經失去了信心,認為強生公司生產的每種藥品都含有可怕的氰化物,由於媒體的大量報道再加上公眾的恐慌心理,強生公司一時陷入了困境當中。股票市場價值下降了20%,損失近19億美元。

有人認為,強生公司會做出鄭重聲明,將這起事件的全部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如:“我們保證這起事件不是我們的責任。”

人們的猜測一部分是正確的,強生公司對這次事件確實做了鄭重的聲明,但那並非是推卸責任。強生公司立刻收回了全部試驗樣本,當眾銷毀了近3100萬瓶泰爾諾膠囊。同時還成立了一個“危機七人管理小組”主要負責這起事故的調查工作,強生公司負責人要求“危機七人管理小組”每天在首席執行官辦公室內集合兩次,彙報當天的工作進展情況。強生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也在媒體上亮了相,再三強調,強生公司會嚴肅處理這次事故,決不會推卸責任,強生公司將維護好消費者的利益,這次事故事發突然,待調查結果出來以後,強生公司會給消費者一個合理的解釋。強生公司還表示,在以後的經營管理中,會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嚴把質量關,絕對不會再出現類似事件,希望消費者能給予支持。

最終,強生公司又花了3億多美元重新打造“三層密封”膠囊。在5個月內,強生公司的銷售額才有了緩解,度過了這次危機,重新占領了市場份額。

強生公司之所以能渡過這次危機,是因為他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據統計,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強生公司曾向2500多家媒體谘詢此次事件的起因、經過,搜集了125000份相關主題的剪報,化驗了800萬片泰爾諾膠囊,在檢驗結果中發現,僅有75片膠囊含有氰化物。盡管如此,強生公司依然本著對消費者負責,嚴把產品質量關的原則,強忍不舍又銷毀了2200萬瓶泰爾諾膠囊,損失將近1億美元,再加上處理危機所耗費的費用,強生公司一共損失了5億美元。但是,強生公司並沒有因花錢而感到痛心,他們一再強調要以消費者的利益為中心,即使花點錢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