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個情況,就連華夏田徑隊的兩個總教練也拿不定注意,要知道現在劉飛人手裏的代言合同鋪開可以放一桌子,麵對田管中心的名譽和隊員自身的品牌效應,誰都不敢把話說死了。
隻要劉飛人參加比賽,大家恐怕隻能接受唯一的結果,那就是冠軍。
在這種情況下,馮勇作為華夏田徑的掌舵人,自熱是不希望整個隊伍的走勢有大波動,不過這樣做的代價有可能是劉飛人在奧運會的時候身體能力達不到爭奪冠軍的要求。
他傾向於讓劉飛人減少訓練量,在半訓練,半靜養的情況下完成奧運會。
和馮勇相比,餘維更趨向於激進的訓練方式。在他看來,一名運動員最大的榮耀就是在自己家門口舉辦的奧運會裏站在領獎台的最高點,哪怕有一絲機會,都值得試試。
孫指導現在幾乎沒隔3天都會帶著劉飛人去檢查,花在力量的時間有時候能達到一天4小時。
現在劉飛人正常行動沒有任何問題,完成正常的訓練也沒有太大影響。
隻是訓練上強度和日常的活動差別實在是太大了,隻要一個細節沒處理好,就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
和華夏田徑隊相比,美國隊現在也好不到哪裏去。
泰森.蓋伊在田徑大獎賽裏全力以赴,但是看過比賽之後,大家都有一個共識。一年的時間,蓋伊還是那個蓋伊,但是博爾特已經具備了隨時衝擊世界記錄的實力。
這場比賽裏,博爾特完全沒有給蓋伊任何機會,就算在他實力最強的起跑階段也沒有占到便宜。
美國隊現在開始迷茫了,短跑陣地失手之後,就可能一下失去100米和200米這兩個項目。
再加上牙買加隊還有鮑威爾,他們在這個項目上已經具備問鼎冠軍的實力,接力項目本來就不是美國隊的傳統優勢項目。
很多次國際大賽裏,參賽隊員在接棒的表現顯得很缺乏訓練量,常常在比賽裏犯一些低級失誤。
如果這三個項目都失手了,美國隊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辦法挽回劣勢,比較現在鮑威爾還隻是一個22歲的年輕運動員。
看到博爾特實力達到了如此程度,日本媒體也是哀鴻遍野。如果一個國家有兩個運動員能夠達到世界紀錄的水平,那麼4*100米接力比賽隻要發揮正常,那麼像日本這樣以集體配合為主的接力隊很難有機會勝出。
哪怕是在前程依靠自己的交接棒建立優勢,到了博爾特和鮑威爾的棒次也很難守住。
這兩個人在日本媒體裏,已經變成了野獸般的存在。
各國媒體在評價短跑的時候,之所以給鮑威爾那麼多讚譽,完全是因為他身高1米96,卻擁有世界頂級的起跑能力。
這樣的隊員開起來完全沒有什麼弱點,大家唯一可以質疑的就是他缺乏大賽經驗。
但是所有人心理都清楚,現在博爾特的能力已經是大魔王一般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