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幹部犯了錯誤,領導部門和直接的領導者總要對他談話進行幫助。但是,怎樣與犯了錯誤的幹部談話呢?這幾年來,領導者害怕與犯了錯誤的人談話幾乎成了一種通病,好象比犯了錯誤的人更害怕見人。有的單位對犯錯誤的人的批複已經下達幾年,但領導中卻沒有一人找過犯錯誤的人談話,既影響了組織工作的嚴肅性,又增加了犯錯誤的人與組織之間的離心力,也不利於犯錯誤的人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
與犯錯誤的人談話,這是領導者和組織人事幹部經常遇到的事情。與犯錯誤的人談話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是要了解和掌握犯錯誤的人在談話時的心理特征,二是要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做好說服教育工作,使他們通過談話,受到幫助與啟迪。
犯錯誤的人的心理是錯綜複雜的。這與錯誤的性質、嚴重程度以及犯錯誤的人的狀況、個性差異有關。但是,一般看來,他們都有兩方麵的心理活動傾向。一是心理上的反思。當一個犯錯誤的人知道領導要找自己談話時,必然要引起思想上的震動,對自己錯誤的行為進行反思,可能自愧,也可能榜徨恐懼,不知道上級對自己要采取什麼態度。二是心理上的對抗。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受到外界壓力時,身體內部就會產生一種抗衡力量。這種抗衡,在犯錯誤的人身上表現為一種“防衛”心理。有可能保持沉默,也有可能解釋、狡辯等等,目的是為自己的錯誤開脫創造條件。
為了和犯錯誤人的談話順利進行,使談話真正達到預期的目的和作用,就要求談話者能夠根據不同人的性格特點,從實際出發,努力做到:
一、談話方式要得當。不能認為人家犯了錯誤,一切得聽我的,甚至用訓斥的口氣。恰恰相反,犯錯誤的人心理上更需要同情和理解,因此,談話中要在說清錯誤的性質、危害的同時,指出組織處理的動機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讓他改正錯誤,同時要聽取他的意見。
二、把握對方情緒。在談話時,要密切注視犯錯誤的人的情緒變化。不宜時間過長,也不宜過分緊張、過分隨便,而是要嚴肅但又氣氛親切。談話要緊緊扣住主題,不能不著邊際,離題萬裏。如果犯錯誤的人情緒過分激動,可以改時再談。
三、多加激勵。犯了錯誤的人最大的壓力來自對於個人前途的影響。從人的心理特點看,“哀大莫過於心死”,一旦犯錯誤的人認為前途喪失,就會萬念俱灰、自暴自棄。因此,與犯錯誤的人談話重要的是加以激勵,給他們指明方向,讓她們看到前途。
四、要選擇恰當的談話場合。與犯錯誤的人談話,要找個沒人的地方,給他們有一種保密感,不能選在有人的辦公室裏。同時,不要讓他們分散精力,這也是應該引起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