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部屬時要講究語言和行為的技巧,有些人並不喜歡領導隻當眾說幾句華而無實的讚美話;有些人隻消幾句讚美便能心滿意足。因此,領導要根據部屬成績的影響力,采取適當的讚美方法。比如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肯定的手勢,或當著眾人的麵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等,都會使部屬湧起一種榮譽感和知遇感,有助於往後工作及業績的順利開展。另外,領導對於才華橫溢的部屬要作合理的調度,一旦他的工作能力被證實,就要果斷且及時地安排其適當的職位,防止大材小用或才情轉移的情況發生,為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種及時拔擢賢才的用人方法,是對部屬工作成績的最大鼓舞,對公司的發展也有很大的裨益。
慧眼識英才
唐朝初年,唐皇李世民勵精圖治,又得一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們輔助,所以唐朝治安穩定,法治蔚然成風。李世民胸懷大誌,知人善任,他以最短的時間得到良相魏徵輔國的成功實例,使用人術發揮到極致。
初時魏徵為李密、竇建德的幕臣,後來又輾轉投至太子李建成手下任“洗馬”一職。李世民知道魏徵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鴻儒,是輔佐帝業的良相之材,於是一心想延攬魏徵。當時魏徵輔助太子李建成,他看李世民羽翼日豐,威望日盛,深怕將來有一天會成為太子的心腹大敵,便竭力勸李建成殺掉李世民,確保來日能順利登上皇位。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順利登基,成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審問魏徵時責備他:“你離間我們兄弟,現在還有什麼話說?”魏徵直言以對:“如果太子早聽從我的勸告,我和他就不會落到現在的下場。”李世民極欣賞他的剛直不阿,是難得的人才,就委任他為諫議大夫,負責提意見給皇帝,後來又晉升為宰相。
有一次,皇上大宴群臣,李世民有感而發地說:貞觀以前,從我登上皇位那段時間算起,功勞最大者當數宰相房玄齡;貞觀以後,敢於進忠言諫是非,為國家長遠利益效力最甚者,惟有魏徵一人而已。說完並解下自己的佩刀,當場賜給這兩位後來千古留名的宰相。當魏徵不幸病逝時,李世民痛哭流涕,認為自己不僅損失了一麵“知得失”的鏡子;朝廷也失去了一位股肱大臣,由此可見他對魏徵的器重。所謂“忠言逆耳”,職位越高的領導,更加迫切需要直言進諫的部屬,尤其是從事行政工作的領導者,更需要這類人才的輔助,才能做到兼聽則明的效果。
李世民是中國古代帝王中,難得的賢明仁君,擅長知人善任,致令中國曆史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他對於徒有其表的人非常不以為然,毫不逢就。有一次,他命朝臣封德彝舉薦人才,卻許久沒有回音。李世民後來責問他原因,這位官員仍振振有詞地辯白:“並不是我沒有盡力尋找,而是當今天下沒有賢才。”李世民大怒,痛斥道:“優秀的首領用人才就像使用自己熟悉的武器一樣,知道長處在什麼地方。古代那些大有作為的統治者,誰不是得賢才而使國富民強呢?你自己沒有這個才能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說天下沒有人才?”
運用謀略招賢才
在日本娛樂行業中“ZACOM”是聲譽卓著、專門開發電視遊樂器的公司,這家公司領導者之特立獨行的作風,由其刊登於征才雜誌上的廣告便可見一斑。
其征才廣告以“前科犯大集合”為標題,這幾個令人驚心肉跳的字眼很容易挑起求職者的好奇心進而想到其公司一探究竟,這家公司是專門招收那些有不良紀錄的人員嗎?還是別出心裁地玩文字遊戲?
繼續看下去,求職者會發現一幅玩具黑猩猩鼓手被拆得支離破碎的圖片。旁邊還有一行醒目的小字:“我的前科紀錄”。接著便列出了種種“不良”行為。
三歲——初犯,我把姐姐最心愛的洋娃娃拆壞了。
十歲——悄悄肢解哥哥的電晶體收音機,結果無法複原,被哥哥發現後痛打一頓。
十三歲——進入中學,把爸爸慶祝我上中學而買的手表拆開,當場被老爸痛罵一頓……
第二年,公司的征才廣告詞是“考試得鴨蛋也無所謂”,結果應征的人員蜂擁而至。雖然廣告詞語標明了低標準,但前來的人員均有某些特長,那些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並且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都急於想到這家公司發展,反而沒有庸才前來應征。
今日的社會是人才決定事業成功與否的社會,一個想成就大業的領導者,在招才時一定要恰當地運用謀略,運用謀略才能使真才聚集你的門下。
不看資力看能力
曆朝曆代,賢明的宰相都善於發掘人才和運用人才,他們明白“後生可畏”的道理,也深知人才要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更新,優勝劣汰,是自然的法則。
寇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及軍事家,位居宰相。他在任職宰相期間,用人準則完全按照他的經驗,跳脫傳統的老套做法。拔擢人才委以重任時,他不看資曆和家庭背景,隻看個人的特征是否適任其職,隻要適合其職,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一介平民,都同樣重用,而他網羅任用的人才也果真都有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