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在這座觀音殿內又供奉了些什麼呢?這裏是否就是那觀世音菩薩修煉之所呢?由於這座觀音殿從未對外開放過,因此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不管那觀世音菩薩是否在這座觀音殿修煉,普陀山作為觀世音菩薩留在人界最負盛名的一座道場,每年來島上虔誠參拜觀音大士的香客始終絡繹不絕,這也是普陀山內為什麼香火會常年不斷的主要原因。
為了照顧那些來普陀山虔誠進香的香客們的便捷與安全,普陀山每天都會派出接引僧侶,由小島最南麵的海灘碼頭出發,穿過蓮花洋,接引大量慕名而來的香客們上島。當然了,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觀音大士誕辰、出家、得道的三大香會期間,前來普陀山進香的是絡繹不絕,這幾天往返於普陀山和內陸的接引船隻那更是一刻也得不到歇息,不停地在那蓮花洋中來回穿行。
每當普陀山內擠滿了前來進香的香客之後,島內燃起的香火將使得整個普陀山瞬間消失在一片煙霧之中,而島內則完全展現出了一幅海天佛國的盛象。
今天是宋仁宗嘉佑七年的農曆二月十九日,正是觀音大士誕辰的日子。這一天,天氣出奇地好,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海岸邊微風徐徐。此時的蓮花洋中,洋麵波濤微聳,形似千萬朵蓮花隨風起伏,令人心曠神怡,一片祥和。但你千萬別被這種表麵的祥和欺騙了,如若你獨自駕舟前行,你很快就會發現這看似祥和的洋麵其實暗流湧動,小船一旦駛入就已置身於各種漩渦之中,寸步難行。如果駕船者一意孤行繼續前行,到了蓮花洋中心,海麵上會突然狂風四起,緊接著海麵上驚濤駭浪,無論乘坐的船隻有多大,都將被這巨浪撕裂成碎片。正如一首漁歌中所詠道的:“蓮花洋裏風浪大,無風海上起蓮花。一朵蓮花開十裏,花瓣尖尖像狼牙”。由此可見,這蓮花洋中暗藏著多少的凶險。不過那些由普陀山派出的接引船隻卻能輕鬆的通過這片海麵,因此香客們如果想要到普陀山去進香,唯有乘坐普陀山派來的接引船隻。
此刻,堤岸邊等著去普陀山進香的人早已是人山人海,喧嘩不已。突然,海麵上隱隱約約隨風飄來一陣呢喃細語聲。堤岸上喧鬧的人群瞬間安靜了下來,眾香客們紛紛伸長了脖子向海麵上張望了起來。漸漸的,遠處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響亮:“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堤岸邊的眾人不知不覺間就已沉浸在詠誦經文的聲音之中,甚至有許多人在心中開始跟著默默念了起來。就聽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句:“快看,那不是普陀山派來接引我們的船嗎?”眾人這才緩過神來。果然在海麵遠處出現了一條長長的船隊,在僧侶們的誦經聲音下緩緩朝著眾香客們所站的方向駛來。
可還未等普陀山派來的接引船隻靠近堤岸,那些在岸邊等候多時的香客們便已在拚了命的往接引船隻將會停靠的地方擠了過去。眼看著岸上的人群就要失控了,這時,就聽領頭的一艘接引船的艙內傳出了一聲:“阿彌陀佛,眾位施主莫急,拜佛不分先後,貴在虔誠。”這一聲從接引船艙內傳出來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傳到岸邊那些香客耳朵裏卻是聲音渾厚,如雷貫耳。堤岸上的香客們立刻停止了推搡,紛紛朝領頭的那艘接引船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