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1 / 1)

目前,國內一些營銷人士驚呼,中國營銷界處於“整體性困境”。這不是因為學了無法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屠龍術”,也不是因為還沒有念到更為先進的“真經”,而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的20年接觸到的多是其皮毛、表象,而並未認清營銷的本質,因此也難免患上各種營銷疾病。中國營銷界的過去20年,被描述為“對西方營銷理論的追趕和模仿”。在一般人看來,這種拷貝主義的最大缺陷在於無法將先進理論與中國特色相結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但事實上,真正理論與實踐不兼容的,從邏輯上講,是西方營銷理論中的具體實施策略部分。對於中國營銷界的整體性困境,一部分人或反思不足,或仍心存僥幸。也正因為如此,目前中國業界呈現出的是一種營銷功能粗放化、簡單化和線性化的傾向。

作者自從20年前初次接觸到營銷的基本知識之後,就有一種特別的情結與之形影不離,故而更為關注中國企業營銷的理論發展與實踐進程,並在營銷魅力的誘惑之下,情不自禁地將一隻腳踏入企業的營銷領域之中,或指點迷津,或操刀上陣,充分體驗到營銷戰場的殘酷性。營銷現實中的艱難,使我不得不回攏那隻腳,轉而站在課堂上激情高昂,抨擊當今營銷的弊病,抒發自我的感慨,磬竹企業的營銷病症。

一陣喧鬧之後,沉靜心緒,手頭攤放著營銷大師們,如科特勒、舒爾茨、特勞特等的傑作,耳邊回蕩著無數國內外營銷專家的誠懇忠告,眼前浮現著自己所診斷的企業營銷現狀與困惑,不由萌生出編著一本有關“營銷診斷”方麵的書的念頭,試圖在總結出纏繞著中國營銷界的20種病症及其病因,並在參考諸多營銷專家忠告:的基礎上,提出一些醫治當今企業營銷病症的“藥方”,以期對中國營銷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盡微薄之力。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孫鳳華、崔本順、趙穎等同學收集了大量有關資料,並提供部分初稿,最後由我總纂並完成全書。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得到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各位老師的鼎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然書中闡述的觀點僅為自家之言,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與斧正。

馬連福於南開園

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