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扇為什麼不能是藍色的?”東芝的一個員工的小靈感引發了一場風扇的變革,挽救了整個企業。世上沒有絕對不可能的事,隻要你敢於突破思維常理,進行創新思考,就會獲得更多意外的收獲。
1952年的一天,日本東芝電氣公司董事長石阪從庫房裏出來,在小路上踱來踱去。汽車從他身邊擦過,路旁緋紅的櫻花迎風搖擺著,這些石阪全然不覺。因為庫房裏積壓著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為了打開銷路,7萬多名職工費盡心思、想了不少辦法,但進展依然不大。麵臨著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石阪當然得絞盡腦汁了。
“董事長!”一個小職員的問候打斷了石阪的思緒。“把咱們生產的電扇換成藍色的吧!”小職員說。石阪一怔,這個小職員的建議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我們談談去。”石阪拉著小職員的手向他的辦公室走去。
“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淺藍色是天空的顏色,令人賞心悅目;而黑色多昏暗、多不明快呀!”石阪聽了滿意地點點頭,但又提出一個疑問:“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我們怎麼能夠例外呢?”“這正是我們的悲哀。黑色成了一種慣例、一種傳統,似乎電扇都隻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稱其為電扇。我們為什麼不能突破這個框框呢?”聽了小職員的話,石阪茅塞頓開,心裏亮堂得像打開了一扇窗戶。他立刻把小職員的建議告訴設計部門。經過設計部門的進一步完善,樣品很快就做了出來。
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的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個月之內就賣出幾十萬台。從此以後,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電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統一的黑色麵孔了。
一個改變產品顏色的設想,效益竟然如此巨大。而提出這個設想,既不需要淵博的科技知識,也不需要豐富的商業經驗。東芝公司這位小職員提出的建議,從思考方法的角度來看,其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突破了“電扇隻能漆成黑色”這一思維定式的束縛。
當所有的發展都按既定的模式進行,那麼這種模式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標準。但如果一味守舊,守著那些所謂的“標準”不放,那就是悲哀。突破慣例,打破傳統,讓不可能變為可能,你便能在創新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