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果斷決定,一定要把汕大辦起來。他還再三向廣東省、汕頭市的領導表示:不管將來情況如何,他都要走下去。
在李嘉誠的大力推動之下,汕頭大學終於創建起來了。1986年6月20日上午,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李嘉誠時,專門就此事對其表示感謝。
鄧小平說:“你為祖國做出的傑出貢獻,我和香港領導人是理解的,中國人民是理解的,我代表全國人民表示感謝。”
李嘉誠對鄧小平說:“辦汕頭大學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事。發展教育事業對於促進祖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我願為此而努力。許多華僑和外國人士願意為汕頭大學的建設貢獻力量,希望這所學校對外更加開放一點。”
鄧小平對李嘉誠的想法深表讚同,並承諾要給予大力支持。他說:“這是一件好事,全國應調一些比較好的教員到那裏去,把這所大學辦好。汕大應該辦得開放些,辦成全國重點大學。我們今後要全力以赴,辦好中國的教育事業。”
1986年10月7日,李嘉誠在第四次蒞臨汕大時,動情地說:“我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汕大上了……說句心裏話,汕大是我一生最大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為了汕大我付出了不少心血,為了汕大我破釜沉舟……”
在汕頭大學的籌建過程中,李嘉誠曾多次追加捐款,從1980年9月的3000萬港元增加到1989年10月的3.7億港元,一個月後又增至5.7億港元。前後相比,所贈款項竟比原計劃多出近20倍。
李嘉誠一心要把汕頭大學建設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有名的高等學府。為此,他在海外組建了“李嘉誠汕頭大學基金會有限公司”,參與投資在汕頭市興辦一個10萬千瓦年發電量5億度的火力發電廠。李嘉誠汕頭大學基金會有限公司除了對這一項目投資1000萬美元外,還負責代替汕大向國外籌借5000萬美元。
汕頭大學基金會是一個不圖利潤的組織,其目的在於保證汕頭大學和汕頭醫院的後續資金支持,它的本金及其獲得的利息和利潤將會全部用於此。
李嘉誠不是一個教育家,但他卻以其治理企業、開拓李氏王國所具有的獨特理念,來潛心經營汕頭大學。李嘉誠認為,一所大學要敢於創新,積極進取,決不能墨守成規。正如他經營企業時十分重視搜集全麵、準確的信息一樣,李嘉誠也會在繁忙的事務中抽出時間來搜集有關教育方麵的信息,為汕頭大學的發展提供先進的辦學經驗。
為了讓汕頭大學教師加強與海外的學術交流,提高教學質量,李嘉誠在香港專門成立了汕頭大學學術基金會,為汕大的海外交流活動提供資金。
為了培養汕大的教師,李嘉誠又在香港大學設立了李嘉誠獎學金;李嘉誠還撥出專門款項,送汕大教師到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攻讀雙學士學位。
1984年以來,汕大已向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日本、新加坡、泰國、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派出留學生、進修生100多人。李嘉誠為汕大傾注了大量心血,也在國人心中留下了興辦教育的美名。
李嘉誠經典語錄:
我開始創業的時候,原來打算做3年後再從頭念書,但現實環境有所改變,我當然有點傷心。但我後來想通了,就是我一個人做醫生也不過是一個人,假如我的事業成功,我可能每一年也培養了一二百個醫生:結果會更加好。這目標我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