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種新品牌觀的誕生(1)(2 / 3)

在整體並不寬鬆的環境下,如何處理與政府的關係,如何處理與國有企業的關係,創造一個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這是遠東品牌利益相關方管理一直在重點解決的問題。為此,遠東進行了五次改製,包括戴上紅帽子推行鄉鎮企業體製,還曾經與四大國有企業聯姻,成立混合所有製企業,通過外力推動了遠東的跨越式發展。

在遠東控股集團當家人蔣錫培看來,民營企業也要“講政治”。“作為民營企業,不是說企業要去搞政治,去當官。而是緊跟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在中國這樣的條件下,如果不加強政治學習,很多企業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可能兩眼一模糊,就容易犯錯。”

品牌指南

品牌需要構築利益相關方的防火牆,從而保護好你的品牌。

2月3日營銷≠品牌

品牌感悟

很多企業在討論品牌的時候會陷入一個誤區:營銷部門或者市場部門就是品牌部門。做品牌就是搞營銷,立竿見影把銷量搞上去就可以了。這種短視的品牌思維不可持續。

品牌分析

我們與張銳、張燚教授等人主創的全麵品牌管理係統,包括六大類及十三種品牌工具,即品牌目標與任務、品牌目的與願景、品牌倫理與文化、品牌戰略與規劃、品牌創意和設計以及品牌管理組織,品牌營銷隻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凱勒把全麵營銷的戰略品牌管理過程,具體劃分為四個步驟:一是識別和建立品牌定位和價值;二是計劃和實施品牌營銷項目;三是評估和說明品牌表現;四是發展和保持品牌資產。

所以說,品牌營銷是一種市場行為,以廣告公關投入為手段,吸引受眾,提高銷量;而全麵品牌管理是一門係統管理工程,要建立科學的品牌管理係統和平台,管理企業品牌體係,提升品牌管理效率。如果把營銷等同於品牌,那就大錯特錯了!

1995年11月8日,秦池以6666萬元的最高價擊敗眾多對手,勇奪CCTV標王。秦池在中國一夜之間由無名小輩變成公眾品牌,知名度大增。

然而,勇奪標王的秦池至今已無音訊。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酒類消費穩定而且強勁,外部環境較好,直到今天,我們還在歎息秦池品牌為何如此脆弱?就算銷量再少,在整體行業長期景氣增長的列車上,隻要秦池本分、坐穩、抓好,又為何會掉下列車?

如今再看秦池,我們隻能說,成也營銷,敗也營銷。秦池經營模式是典型的“廣告營銷等於一切”的戰略。廣告營銷為王,廣告投得多,終端銷售就好;沒有廣告,銷售直線下降,患上嚴重的廣告依賴症。

這種模式要形成良性循環,首先是投入大量廣告,進行推廣,將受眾轉變為現實的巨大市場購買需求;其次是自身產品研發、經營管理要跟上,產品和服務過硬,能夠迅速填補實現這種市場需求;最後是要不斷做大市場規模,降低單位產品廣告成本,提高利潤率。一旦這一過程相關鏈條環節發生中斷,大量投放的廣告營銷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企業的現金流將麵臨巨大挑戰。

秦池在1996年的廣告鋪天蓋地,品牌知名度直線上升,但與其他名酒大廠相比,秦池酒缺少紮實的產品基礎和管理基礎,沒有強勁的資本支撐,資金杠杆較高。

換句話說,一旦市場形勢不好,銷售業績下跌,回款就慢,秦池的廣告投放就減少;廣告減少,銷量就會受到衝擊,又導致現金流緊張,形成惡性循環。

可以說,秦池的市場業績是通過資金杠杆,用廣告炒作出來的,而不是消費者一杯一杯喝出來的,不具有可持續性。一旦銀根收緊和市場環境波動,公司業績就會受到較大衝擊,品牌將經不起風吹雨打。

品牌指南

廣告,可以促銷,但不能構成品牌的核心能力。

2月4日品牌驅動企業

品牌感悟

在傳統的戰略管理理論中,品牌在企業的位置偏低。品牌居於經營戰略、營銷戰略、產品策略之下,其重要性甚至不如人力資源管理、生產製造、倉儲管理重要。現實也似乎對此,品牌總監一直在發牢騷。現在,這種觀點需要修正了。

品牌分析

在傳統戰略理論框架下,戰略大師邁克爾·波特、羅伯特·卡普蘭等對品牌與戰略的關係界定並不清晰,沒有把品牌放到企業的戰略高度,也沒有指出品牌戰略與企業戰略的關係。這導致了當前品牌管理等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更不可能在資源配置中得到足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