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價值的價值觀(1)(2 / 3)

強大的廣告傳播是可口可樂成名的工具,但品牌價值觀和精神才是經久不衰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可口可樂的影響力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其國際化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等少數幾個國家,在國內還受到百事可樂等飲料的衝擊。如何脫穎而出,成為時任可口可樂公司總裁伍德拉夫的難題。

於是,伍德拉夫想著是否能與美國政府合作,將可口可樂和美國政府采購相聯係,打造象征美國精神的可口可樂品牌,以此撬動銷售。

第二次世界大戰伊始,當美國遭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卷入大戰後,伍德拉夫馬上宣布:“無論美兵身到何處,可口可樂公司都將會在當地以每杯5美分的價格供應。”於是,不少可口可樂公司的員工走到戰地上,做後援支持,全力來實現這個品牌承諾。

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看到“可口可樂”飲料能幫助士兵們擺脫戰爭的孤獨和苦惱,在穩定軍心、提高士氣方麵起了極大作用,便親自寫信到亞特蘭大可口可樂公司總部,主動要求其每月給前線戰士生產600萬瓶可口可樂飲料。隨後,可口可樂一發不可收,銷售持續增長。

一場戰爭造就了美國精神——自由、平等、犧牲、戰鬥,也造就了可口可樂品牌。隨後,可口可樂公司針對這種品牌聯想推進了持續的營銷推廣,將可口可樂與美國精神緊密聯係在一起,成為美國主流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品牌價值觀聯想不斷被大眾認同,獲得了消費者的持續支持。

品牌指南

建立品牌的信仰圖騰,激發消費者的心理共鳴。

3月3日雷軍的反思

品牌感悟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樹立遠大的品牌夢想和願景固然很重要,但要與市場環境和發展趨勢相符合。否則,逆勢而為,方向反了,就會付出夢想落空的代價。

品牌分析

人們對聯想總有一種技術情結,希望聯想挑起核心技術研發的擔子。但聯想創始人柳傳誌對技術創新一直很謹慎,強調“技術創新應先把碗裏的飯吃到嘴”。

作為一個IT企業,聯想沒有過分強調技術創新,而是選擇“貿工技”(貿易—生產—科研)的路線突圍,不斷逼近核心技術,發展壯大。

與聯想相反的是金山。在20世紀90年代初,金山在中國IT界已經是大佬,旗下聚集了以雷軍為首的一批軟件人,創造了WPS Office、金山詞霸、金山毒霸等優秀產品。

金山的願景很簡單,就是做世界一流的軟件公司,這是所有金山人永遠不變的夢想。但金山人一路走來感受到:這個夢想很美好,也很沉重。

金山的創始人雷軍是一個有理想的軟件人,專長是編程。他這樣評價金山——“金山最大的不一樣就是非常專業,我們非常喜歡寫軟件這件事情,是這種熱愛和熱忱使我們堅持了十多年做軟件。”

金山曾經開發出WPS Office,堪稱中國軟件業的一麵旗幟。但是WPS Office生不逢時,微軟1992年進入中國,為了普及和推廣自己的技術,起初對盜版視而不見。當時的金山WPS風靡一時,幾乎裝備於中國的每一台電腦上,但隨後受到盜版Word的衝擊。1997年,微軟祭出價格利器,Word 97的價格僅定在97元人民幣,很快衝垮了金山WPS軟件。

生存的現實壓力就在眼前,是放棄WPS Office,還是堅守夢想,金山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當時,年輕的雷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堅持WPS,繼續強力研發、升級軟件,以圖與微軟抗衡,奪回失去的市場。為此,金山左衝右突,開發了詞霸、毒霸、遊戲三大業務。賺來的錢源源不斷輸入WPS團隊,以支持雷軍的軟件夢,扛起中國軟件業最後的一麵紅旗。

事後回顧,這一夢想使金山喪失了互聯網機遇。1998年騰訊創立,成為現在的互聯網社交巨頭;1999年李彥宏創辦百度,成為中文搜索巨頭;1999年末阿裏巴巴成立,現在發展為中國最大的電商。當時的金山已經是一個知名IT公司,遠遠超過前三者。完全可以順勢進入互聯網領域掘金,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但是雷軍認為輸給微軟是暫時的,還可以贏回來,執意堅守軟件戰略,而放棄了互聯網。

2007年金山上市,雷軍宣布退休,開始複盤反思。“我們堅持WPS,但卻錯過了整個互聯網。”雷軍說,“當年把所有優秀的人才都派去做WPS,所有以戰養戰賺來的錢全部用來養WPS,背了一個巨大包袱在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