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價值的價值觀(1)(1 / 3)

3月1日加多寶缺什麼?

品牌感悟

當一個品牌進入成熟期後,品牌戰略的側重點應該從功能性轉向情感性和精神性,在情感價值上創造更多的訴求功能,特別是從價值觀層麵來演繹和傳遞。這樣更容易建立起品牌與受眾的情感溝通機製,成為一個精神品牌。

品牌分析

如果品牌管理者隻將著眼點停留在產品的功能價值上,不觸及產品蘊含的靈魂,則永遠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品牌。

所謂產品的靈魂,是通過品牌抓住人們的情感需求,在價值層麵上與消費者進行心靈和情感的溝通,使人們可以在產品消費中完成情感訴求。在這方麵,加多寶品牌的認知是欠缺的。

提起加多寶品牌,人們會想到涼茶,而且是涼茶領導者,能去火的飲料。但是更深層次的品牌價值觀聯想幾乎沒有,這是加多寶與可口可樂品牌的差距——缺少靈魂。

加多寶的第一次品牌定位較成功。2002年時加多寶銷售額僅在1億元左右,當時涼茶隻在廣東和廣西地區流行,其他區域相對空白,受眾較小,一直存在品牌和銷售的天花板。

麵對市場困局,加多寶發現,“上火”這一概念存在於大部分中國消費者心中。於是,將產品定位為“預防上火的飲料”,並在當時提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這一功能性定位,直接使涼茶突破了地域市場的天花板,將涼茶這一品類推向全國,獲得了快速發展。2010年中國涼茶飲料銷量達到2500萬噸,超過可口可樂的全球銷量。

在“上火”品牌成功定位後,由於商標之爭,“王老吉”商標被廣藥集團收回。加多寶麵臨廣藥王老吉的強力挑戰,新的市場競爭對手開始不斷進入,產品出現同質化。正宗好涼茶、涼茶領導者的品牌認知受到王老吉品牌的強力稀釋,加多寶品牌進一步提升遇到瓶頸。

加多寶現在需要做的是第二次品牌定位,從功能性定位向情感性定位升級。正如可口可樂的品牌發展路徑一樣,最初的可口可樂更多是一種感冒藥飲,以功能性撕開市場的口子,不斷發展壯大;但是,後來的可口可樂是一個品牌,代表著美國精神和文化,激勵著美國人前行,這種強勢的品牌價值和文化內涵已經植入全球消費者心中。

中國各個產業迄今為止沒有出現像可口可樂這樣偉大的品牌,除了規模產量原因外,還在於品牌價值觀和文化沒有積澱,不能成為中國主流價值觀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料巨頭娃哈哈呢?從前幾十年的發展來看,娃哈哈更像是一個賺錢機器,為生存而戰。

加多寶已經不自覺地表現出品牌升級和再定位的感覺,但需要進一步明確和強化。如在慈善和公益上,汶川地震捐款1億元,玉樹地震捐款1.1億元,“4·20”蘆山地震加多寶再捐1億元,在這三次大災難中,成為中國捐款最多的品牌。

在情感定位上,加多寶更應該向《中國好聲音》學習。加多寶巨資獨家讚助了《中國好聲音》,這是一檔讓億萬中國青年人難忘的青春音樂勵誌節目。在中國夢複興的大背景下,好聲音與有夢想的中國觀眾同呼吸、共奮鬥,與其他選秀節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品牌指南

正確的價值觀,是偉大品牌的基礎。

3月2日一場戰爭造就了一個品牌

品牌感悟

你可以撼動一個帝國,卻撼動不了它的宗教。當品牌被建構成一個信仰圖騰之後,品牌強烈的個性特征能夠激發消費者的心理共鳴。宗教感可以提升消費者的認同度,使其成為品牌的忠實擁躉。

品牌分析

品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綜合體。如果把品牌比作一個人的話,品牌的物質依托是肉身,而品牌的價值觀就是這個人的靈魂。

奧格威指出,最終決定市場地位的不是產品微不足道的差異,而是品牌的獨特性格。消費者在品牌消費的過程中,某種程度上就是選擇了他所認同的品牌價值觀。

除了功能性利益之外,品牌更多地承載了消費者的精神訴求。在品牌上賦予與其產品屬性相匹配的個性特征,並與其品牌屬性形成良好的聯動效應,會大大提升品牌的溢價率。消費者願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去獲得一種文化和情感體驗。

提到可口可樂品牌,最早的消費者會想到它是一種感冒藥飲,之後會認為它是美國最早的可樂,也是最正宗的可樂。但是現在,它象征著美國文化和精神,與美國的英雄和偶像聯係在一起,它是巴菲特一輩子喝的飲料。這種品牌聯想推動著全球消費者暢飲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原總裁伍德拉夫曾表示,可口可樂99.61%是碳酸、糖漿和水。如果沒有品牌,那還有誰會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