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讓無形資產大於有形資產(2)(2 / 3)

娃哈哈稍早前推出的啤兒茶爽銷量不大;2012年推出的啟力功能性飲料,由於定位不清晰,在與紅牛的較量中處於下風。宗慶後似乎有些著急,擁有強大的渠道和旺盛的市場,娃哈哈迫切需要一款新產品來引爆市場。2013年,他把目光對準格瓦斯這個競爭力較弱的品類市場。

娃哈哈切入格瓦斯市場有其合理性:一是強大的品牌資產;二是充足的廣告預算;三是全麵的渠道能力;四是競爭對手相對較弱。

但是,娃哈哈這次延伸麵臨老牌格瓦斯廠商秋林的激烈挑戰——2013年6月28日,秋林公開叫板娃哈哈格瓦斯,發出官方微博——“拜托‘娃’,山寨也要認真點,兌點麥芽汁也敢叫格瓦斯?加點蘋果汁也敢叫格瓦斯?套個琥珀色馬甲也敢叫格瓦斯?格瓦斯不是啤兒……模仿,也請用心點!!!”

盡管秋林的微博有炒作營銷之嫌,但它的攻擊正好說明了娃哈哈格瓦斯與秋林格瓦斯的區別。秋林稱自己才是中國最早的格瓦斯,製作工藝是麵包發酵,而並不是高熱量的麥芽勾兌。這些點中了娃哈哈格瓦斯的軟肋——娃哈哈品牌和格瓦斯關聯度較低。

首先是消費者定位問題。娃哈哈的消費群體主要以青少年為主,廣告投放集中在“我是歌手”、“非誠勿擾”等熱門節目,收視群體也主要是青少年群體。然而,格瓦斯的消費者年齡較大,是一個成熟穩重的消費群體,這兩者形成對立。

第二是文化定位問題。格瓦斯在俄語的意思是“發酵”,是用麵包幹發酵釀製而成的液體,是俄國人心中的“國寶級飲料”。對中國市場而言,從文化影響力來說,俄羅斯文化相較於美國文化、德國文化和法國文化要弱一些。

青年人為什麼喝可口可樂,因為體現一種美國自由的精神;為什麼開寶馬車,因為體現一種德國製作的精良;為什麼要買法國的品牌,因為體現一種奢華概念。而消費者為什麼要喝格瓦斯,很難在文化和價值訴求的共鳴上找到聯係。

在許多中國青年人看來,俄羅斯是一個相對傳統、落後的國家;而對他們的父輩來說,俄羅斯是一個偉大的國度,盛產文學和詩歌,還有格瓦斯。這就是消費者的文化認知差異。

最後是地域問題。哈爾濱與俄羅斯文化、經濟和人文有著較深的淵源,而娃哈哈地處江南的杭州,缺少格瓦斯基因和血統。

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強力的理由來證明:人們為什麼要喝娃哈哈格瓦斯。

品牌指南

找對新產品客戶,才能實現品牌延伸。

6月11日打破“連”而不“鎖”

品牌感悟

傳統的加盟連鎖往往是由品牌、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的大批發網絡,不能垂直下沉到市場。這造成了品牌難以把握終端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導致品牌“連”而不“鎖”的尷尬。

品牌分析

傳統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模式屬於典型的跑馬圈地,一是打品牌,不計成本的廣告投放;二是通過大批發模式,發展代理商,快速鋪貨,全國擴張,實現快速增長。

這一模式層級較多,一般由品牌、省級分銷、市級分銷、加盟商四個環節組成。對於品牌商而言,不直接對接終端市場,隻要把貨甩給代理商即可。

當市場好的時候,大批發模式可以快速推動銷售增長;一旦遇到經濟和行業下滑時,存貨就會堆積如山,形成品牌“連”而不“鎖”的困局。

作為服裝行業的後起之秀,海瀾之家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品牌經營之路。海瀾集團很低調,但是他創建的海瀾之家品牌比較精細。

創建伊始,海瀾之家品牌定位為“男人的衣櫃”,致力於進行品牌營銷,使其成為一個服裝品牌、營銷品牌、質量品牌、服務品牌等多種品牌複合經營的綜合性品牌。

針對服裝品牌“連”而不“鎖”,仍然由地級代理或者省級代理的現狀,海瀾之家采用了麥當勞式的特許經營方式——對加盟商投資的門店進行嚴格統一的標準化管理。

海瀾之家的銷售增長有三點原因。一是品牌定位三線城市。“讓所有想穿西服的人都能穿上西服”,將時尚進行普及。市場主要集中在三線城市,這是一個市場空隙,同時成本較低。事實上,今天受互聯網衝擊最大的還是一線、二線服裝實體店,可見當年海瀾之家定位的前瞻性。

自2009年初至2011年末,“海瀾之家”以三線城市為重點,在全國建立起了營銷網絡。門店數量從655家增長到1919家,最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3%,實現了渠道的下沉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