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1)(2 / 3)

把員工真正當人看,富士康沒有做到的,而海底撈做到了,這就是品牌文化的強大。於是當人們走進海底撈吃火鍋時,消費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這種尊重、平等和真誠的文化。

《海底撈你學不會》這樣描寫海底撈的人本文化——人不僅需要愛,還需要尊敬。

對員工的尊敬就是信任。信任的標誌就是授權。老板張勇在公司簽字權是10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是由副總、財務總監和大區經理負責;大宗采購部長、工程部長和小區經理有30萬元簽字權;店長有3萬元簽字權,這種放心大膽的授權在民營企業實屬少見。

老板張勇對一線員工的信任更讓同行匪夷所思。一線普通員工有給客人先斬後奏的打折和免單權。不論什麼原因,隻要員工認為有必要,都可以給客人免一個菜或加一個菜,甚至免一餐。這等於海底撈的服務員都是經理——這種權力在其他餐館都是經理才有的。

2009年春天,張勇到北京大學給MBA學生講課,一個學生問:“如果每個服務員都有免單權,會不會有人濫用權力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們免單?”

張勇反問那個學生:“如果我給了你這個權力,你會嗎?”

整個課堂200多個學生,一下子鴉雀無聲。

品牌指南

文化是品牌價值的核心。

9月3日絲逆襲高富帥

品牌感悟

迅速創建品牌,切分市場,實現屌絲逆襲高富帥,看起來是天方夜譚。現實中,創建品牌需要大量投入且風險巨大。許多企業很尷尬:品牌都創建在半空中,無法落地形成銷售力。如何實現屌絲逆襲呢?

品牌分析

小米手機出道僅僅三年時間,到2013年6月,小米手機已經銷售720萬台,市場占用率為2.6%。作為一個沒有工廠、廣告投放少、沒有實體店的品牌,小米在眾多品牌的擠壓下成功實現逆襲。

小米手機熱賣的背後是品牌文化的定位精準——大打“屌絲品牌”,培養“米粉”消費群,實行“米粉”互動營銷,最終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何謂“屌絲”,泛指那些經濟實力不高,但是有著自己消費理想和主張的年輕群體。小米手機的核心目標群體就是這些年輕的追逐潮流的“屌絲”——年輕的大學生人群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群體。這部分人追逐潮流,喜歡上網,但買不起昂貴的iPhone。

小米把握了這一群體特征,推出性價比較高的“山寨”蘋果智能機——小米手機。它有三個特點,一是具備蘋果智能機的很多功能,滿足了消費者的操控;二是價格攔腰斬斷,讓他們能夠消費;三是開展品牌和文化營銷,吸引米粉互動和購買。

小米的品牌和文化完全跟隨喬布斯和蘋果。與蘋果專注打造iPhone一樣,小米手機的產品單一,形成鐵人三項模式:軟件+硬件+移動互聯網。在手機風格上,小米手機簡潔大方。小米還模仿蘋果的饑餓式營銷,一年出一款手機。在推出產品前,通過網絡營銷,吊足消費者的興趣和胃口。2011年8月,小米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機,兩天內就銷售一空。2012年8月,小米又推出了小米2,也是迅速銷售一空。

小米掌門人雷軍是喬布斯的追隨者。雷軍身上也刻意留有喬布斯的印象,甚至在發布會的穿著上,雷軍的牛仔褲和黑色套頭衫都與喬布斯非常相似,成為一個山寨“喬布斯”。

小米的文化定位滿足了那些屌絲群體的需求——價位低,功能多,性價比高,拿在手裏很像“蘋果”。加上海量的互聯網口碑營銷,口口相傳,小米手機第一個撕開國外智能機的防線。

由於喬布斯逝世,蘋果的創新也開始停滯,蘋果神話不在。這給山寨“蘋果”的小米手機較大的影響。如果山寨“蘋果”是搶占市場的第一步,那麼未來,形成自己的小米手機特色,找回小米自我,已經迫在眉睫。

2013年5月,在小米三周年會議上,雷軍已經不學喬布斯的行頭,換掉POLO衫和牛仔褲,穿上襯衫和西服,同時,會議地點也從往常的798藝術區改為國家會議中心。看來,在沒有喬布斯的光環下,雷軍和小米手機正迎來挑戰,開始新的品牌定位和創新。

品牌指南

占據“屌絲”定位,搶占“高富帥”市場。

9月4日激活“休克魚”

品牌感悟

品牌文化在企業中並不處於從屬地位,相反它能夠盤活有形資產。企業的並購擴張不僅僅表現為企業的生產線、設備等有形資產的擴張複製,更是品牌文化的複製、輸出和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