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的自媒體化和平民化帶來傳播的放大效應。互聯網講究的是點擊率和傳播性,如果將一個事件放大三倍,能帶來十倍的點擊率和三倍的廣告投放,那麼互聯網會極為輕鬆地作出有利於自己點擊率和廣告額的選擇,而較少關注事件的真偽及事件傳播後所產生的輿論影響和後果。大V們正是在這種傳播邏輯下迅速膨脹壯大起來,這種傳播邏輯未來將會有所修正。
品牌指南
有多大影響力,承擔多大的責任。
12月18日明星如何擺脫“花瓶”角色
品牌感悟
知名度高的明星是一種稀缺資源,明星必須通過專業化運作,在目標受眾中提高個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牢牢占領目標受眾的心智,讓目標受眾認可你、喜歡你。
品牌分析
自有名人出現,個人品牌的影響力便已存在,名人的社會關注度和大眾影響力極易引導大眾消費。據說陝西貴妃墓上的土可以美容,村婦們便捧回去抹臉,一個大土堆最後幾乎變成平地,足見個人品牌影響力之大。
多年前,提起範冰冰,大家會認為她很漂亮,是一個花瓶,僅此而已。但是現在,範冰冰成為一個影響力較大的個人品牌。
現在提起範冰冰,大家認為她是中國一流明星,漂亮而且有魅力,擁有無數的粉絲。很多外國人甚至認為她是中國電影明星的No.1,經常把其他明星錯認為範冰冰,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細心數一數,範冰冰有什麼代表作,哪些作品獲得國際大獎,實在找不到。搞得有同行嘲諷地說,從來沒有得過國際大獎,就看見她忙著走秀。
這令很多業內同行羨慕嫉妒恨,範冰冰沒有拍過幾部大片,也沒獲什麼有分量的獎,演技平平,為什麼品牌知名度這麼高,商業價值這麼大?
許多中國女星屬於“花瓶”角色,演而優則嫁,成名後便息影、相夫教子,以前建立的個人品牌基礎白白浪費,甚為可惜。範冰冰可謂是第一個改變中國女星花瓶角色的女星,演而優則立品牌,不斷做大做強品牌資產,然後通過各種方式變現。看來,個人品牌不僅要戲演得好,還要定位得好,傳播得好。
2007年,範冰冰決定脫離華誼,自立門戶,創辦範冰冰工作室,走上個人品牌化的道路,開創了國內藝人個人工作室的先河。當時,大家很驚奇,範冰冰出走華誼,炒了娛樂圈大佬的魷魚,可謂業界第一例。
從拍戲到戛納走秀,再到封麵人物曝光,範冰冰一直在擺脫“花瓶”角色,一路走得很辛苦。在創建品牌的過程中,不斷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實現了演藝、時尚與品牌三線並舉。
範冰冰工作室一直在有意識地打造個人品牌。一些實力派明星鑽進戲裏麵出不來,而範冰冰鑽進戲裏麵,還能跳出來與市場結合,整合意識較強。
範冰冰工作室對打造個人品牌的每一步都有清醒的認識和明確的規劃,一直很清楚範冰冰的品牌定位,找準受眾人群,形成“冰冰棒”粉絲群。
特別需要指的出,與其他電影科班出身的女星不一樣,範冰冰對公眾、輿論評價的承受力相當之強。由於以前的“花瓶”定位,網民經常吐槽範冰冰,可謂罵聲一片,有的時候甚至不堪入耳。麵對這種壓力,她竟然能淡然處之,表示作為公眾人物必須麵對這種評價,可見其心態之成熟。
品牌指南
不僅要戲演得好,還要傳播得好。
12月22日範冰冰應該加盟好聲音
品牌感悟
個人品牌的影響力和受眾畢竟有限,同時資源也有限,需要借助整合營銷擴大個人品牌影響力。雖然說整合沒有邊界,但前提是定位要精準,才能事半功倍。
品牌分析
2013年第二季《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成為最火爆的音樂節目。範冰冰加盟選秀節目《快樂男聲》,成為該節目的V神,代表場外觀眾發聲。
說穿了,範冰冰與《快樂男聲》如何進行合作,屬於一種整合營銷。但是,如果從定位和受眾角度分析,範冰冰應該加盟《中國好聲音》,而不是《快樂男聲》。
首先,在情感定位上,相比於《快樂男聲》,範冰冰個人品牌情感定位更貼近《中國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