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牛勢領導要做的第5件事要比下屬看得遠(1 / 2)

所有行業的牛勢領導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用深邃的眼光找到成功的捷徑,然後帶領部屬向著勝利的方向順利前進。

用深邃的眼光找到成功的捷徑,徑直且順利地奔向成功。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話:"要在茫茫的黑暗中看到微光,帶領著隊伍走向勝利。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將領的作用是什麼?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領隊伍前進。"這段話說的是,優秀的將領必須具有深邃的戰略眼光。其實,不僅僅是軍隊,任何行業的牛勢領導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眼光長遠,能看清成功的道路該怎麼走,然後帶領部屬向著勝利的方向前進。

楊元慶在聯想集團做微機事業部負責人的時候,就表現出了不同於常人的戰略眼光。當時的市場情況非常不好,國產微機大都漬不成軍,在巨大的壓力下,楊元慶沒有絲毫慌亂,而是以一個指揮家應有的從容鎮定,在"茫茫的黑暗中尋找微光"。

楊元慶對整個家用電腦市場進行了分析,他看到,電腦市場在向家庭滲透,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把電腦搬回家,但當時中國老百姓的收入不高,而一些高檔電腦卻價格昂貴。於是,楊元慶立誌做物美價廉的電腦,將聯想電腦定位為經濟型電腦,以適應中國百姓的購買能力。為了降低電腦成本,以達到廉價的目的,楊元慶不惜改變元件的供應鏈。

他對供應商說:"如果你給我的貨不能又快又好又便宜,我就找別人。"後來他果然把價格昂貴的供應元件退回去不少,然後,楊元慶和技術人員想方設法降低成本,他讓技術主將劉軍再接再厲地減成本,劉軍說所有的油水都擠得差不多了。楊元慶回答:"不!還有!還有機箱!還有包裝箱!還有包裝箱裏那些泡沫塑料!"最後出來的新機箱造價隻有進口機箱的1/8.就這樣,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中,聯想成為最後的贏家。

"時勢造英雄",時勢給每個人的機會都是相同的,但為什麼隻有極少數的幾個人才能成為英雄呢?那是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長遠的眼光,隻有英雄才能識別時勢。楊元慶就是憑著出色的戰略眼光一舉成為聯想的功臣,這也為其後來掌管聯想的帥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清末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岩將自己成功的原因歸結為兩個字——眼光,他還就此留下了一段很經典的論述:"做生意怎麼樣的精明,十三檔算盤,盤進盤出、絲毫不漏,這算不得什麼!頂要緊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遠。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縣,就能做一縣的生意;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外國,就能做外國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這段話同樣適用於現代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