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牛勢領導要傲的第13件事做一個有才的領導(1 / 2)

"才服"是領導力的有效保證,有水平、能力強的領導才能讓下屬口服心服,才具有較強的號召力與感染力。

做領導的最怕什麼?最怕沒有才能!無能的領導會被下屬瞧不起,如果連自己的下屬都瞧不起你,自身的影響力、領導力何來?隊伍的執行力、戰鬥力何來?才高才能服眾,學校的校長應該是教書的一把好手,醫院的院長應該是瞧病的一把好手,所有團隊的一把手都應該是業務上的一把好手。千百年來,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經濟領域,因領導無能導致團隊毀滅的事例屢見不鮮。

日本的永祿時期,力量最雄厚的是北條氏康,他稱霸於關東地區。有一次,北條氏康在戰場上同長子氏政一起吃飯,戰時的飯食很簡單,隻有米飯與湯。氏政吃著吃著又往飯裏加了一碗湯。北條氏康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他想,為什麼氏政連自己飯量有多大都沒有數呢?從吃飯吃到一半時又泡一碗湯看來,氏政是個沒有多大能力的人。北條氏康的擔心,後來果然變成了事實。30年後,氏政被豐臣秀吉的大軍圍困,同弟弟氏照悲慘地戰死了。稱雄一時的北條氏從此銷聲匿跡。

有人說老板隻要會用人就可以了,何必精通業務,這種觀點有點兒偏頗。領導者會用人當然重要,但如果自己不是業務上的內行,又怎麼能識別人才、使用人才呢?就算用對了人,也難保不被下屬當外行蒙騙。"人有不如己有,靠天不如靠自己",領導者自己能力出眾才是最可靠的。

具有威信才能當好領導,樹立威信要靠服眾。管理學家認為:服眾途徑有三種:"力服、才服、德服"。"力服"是指領導者以權力強迫下屬服從於自己的意誌,"才服"是指下屬對領導傑出才能的心悅誠服;"德服"則是領導以高尚的人格去感化下屬,使之心甘情願服從自己。

"力服"隻要運用權力命令下屬即可,簡單易行,但並不能真正服眾,隻能是一些特殊情況下的非常管理手段,不能作為一種常態的領導方法。"力服"極易造成下屬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一不留神,下屬就會反水。馮玉祥就是一個例子,他對待部將是封建式的管理,即使是高級將領,也常常用打耳光、罰跪、用鞋底抽打屁股等懲罰方式,接電話時也要跪著與他講話,這些行為引起了部將的普遍反感。

最後,他手下的韓複榘、石友三、馬鴻遠、劉鎮華、楊虎城等人,要麼投靠蔣介石,要麼與他分道揚鑣。

以德服眾的"德服"雖然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但道德高尚才幹不足的領導者也很難有所作為。比如蔣介石,他的個人修養很不錯,不抽煙、不喝酒、不喝茶,衣著樸素,生活簡單,在家孝敬父母,愛護子女,還喜歡讀《大學》、《中庸》和《論語》。但他缺乏治理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的才能,最終隻能拘於台灣一省。

"才服"是領導力的有效保證,有水平、能力強的領導能讓下屬口服心服,具有較強的號召力、親和力與感染力。而才能平庸的領導者,諸如將履曆表念成"複曆表"、將千裏迢迢讀成"千裏招招",是很難得到下屬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