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牛勢領導要做的第12件事讀懂_無字之書_(1 / 1)

領導者不僅應該讀懂有字之書,還應讀懂無字之書——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實踐,因為很多東西隻有在實踐中才能學會。

說到喜歡學習,毛澤東肯定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毛澤東的高明之處在於,不隻是讀有字之書,更喜歡讀無字之書。1938年3月日,他在抗大三大隊畢業典禮上對學員們說:"社會也是學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學習。學習的書也有兩種,有字的講義是書,‘無字天書’一一社會上的一切也是書。"毛澤東曆來反對死讀書、讀死書,他更主張幹部們讀無字的書,就是在社會中學習,在實際中學習。

善讀"無字之書",就是師法自然、師法社會、師法生活,善於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去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無字之書雖然無字,但內容卻是最豐富的,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各個角落,這需要領導者去慢慢體會、去日積月累。領導者不僅應該讀萬卷書,還應該行萬裏路——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實踐,因為很多東西隻有在實踐中才能學會。比如學遊泳,光看書能看明白嗎?非得下水遊不可,哪怕嗆幾口水呢。

社會和自然界是一個大學校,是…本無字的書,裏麵的知識學之不盡,取之不竭。毛澤東曾舉例說,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不是從學校的書本裏學的,而是在學校外麵的大學校裏學的;馬克思的學問也不是在學校讀有字之書學得的,而是在英國、法國、德國等處看書看事學得的。

毛澤東本人更是如此,他能從一個農家子弟成為一個牛氣衝天的國家領袖,就在於他的"無字之書"讀得比誰都要好。要說讀馬列專著。當時的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等人都比毛澤東讀得早、讀得多、讀得透。這幾位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為什麼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呢?除了其他諸多原因,主要是他們沒有讀懂中國實際這本無字之書。而毛澤東從青年時代起,就特別注意研究中國社會、中國國情,思考問題總是立足於中國國情,因此他明白中國革命的道路該怎麼走。

讀書是好事,但要看怎麼讀。如果隻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或者惟書本是從,那不僅絲毫無益,反而危害不淺。領導者一定要能駕馭書本,不能成為書本的奴隸。

具體來說,領導者應該這樣讀書與學習。

一是從書本中學習:學習係統的理論知識,學習領導方法與專業知識,學習新的思想與觀念等,以此增長知識、開拓眼界。二是在實踐中學習: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日常生活、工作實踐的方方麵麵,隻要留心,處處有學問。領導者要做有心人,在實踐中邊摸索、邊總結、邊積累、邊提高。三是向他人學習:作為領導者,要敢於借鑒別人的好思想、好作風、好方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四是要聯係實際並活學活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無論是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或是學習借鑒他人的長處,還是自己摸索出的經驗,都要與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還在為如何提高管理水平而頭痛的領導者們,學會學習吧,在書本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而且還要學有所得、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