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點,帶動一般","突破難點,搞活全局",能在全盤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找準工作重點,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一個地區、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領導,工作總是千頭萬緒、複雜多變,除了計劃內的工作在日程表上排得密密麻麻,經常還會接到上級臨時交給的工作,時不時的還有一些突發性的事件需要去處理。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者如何才能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牢牢掌握住駕馭全局的主動權?這就要求領導者工作要抓重點,提綱挈領地抓住了主要任務,工作局麵就會綱舉目張,一切就會順水順風。
唐朝末年,漸江以東的裘甫起兵叛亂,已攻占了幾個城池,朝廷任命王式為觀察史,鎮壓動亂。王式剛上任便命人將縣裏糧倉中的糧食發給饑民。眾將官迷惑不解,都說:
"您剛上任,軍隊糧餉又那麼緊張,現在你把縣裏糧倉中的存糧散發給百姓,這是怎麼回事呢?"王式笑著說:"反賊用搶糧倉中存糧的把戲來誘惑貧困百姓造反,現在我向他們散發糧食,貧苦百姓就不會強搶了。再者,各縣沒有守兵,根本無力防守糧倉,如果不把糧食發給貧苦百姓,等到敵人來了,反而會用來資助敵人。"叛軍到達後,百姓果然紛紛抵抗,不到幾個月功夫,叛亂就被平定。王式眼光敏銳,發現了糧食這個工作重點,輕而易舉就平定了叛亂。
日本著名經營管理學家鐮田勝說:"優秀的領導者,都是把力量集中到一點上,靠全力以赴攻關才取得了一般人不能取得的卓越成果,其秘密就是如此簡單"。他還說:"如果一個領導在一個崗位幹了很長時間仍不知道關鍵的工作,那就是一個不合格的領導。"
這段話很中肯,領導者如果心無定性,遇到什麼事情就幹什麼事情,不能分清工作的主次、輕重、緩急,胡子眉毛一把抓,到了最後肯定是一無所獲。那麼,怎樣才能提綱挈領地開展好工作呢?應該注意這麼兩點。
一是集中突破。打仗的時候,有"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一說,領導幹工作時,也可以運用這個軍事原則,那就是找準重點工作後,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健全組織機構、抽調優秀人才、加強輿論引導,目的就是全力以赴地攻關,力爭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有所突破,有所建樹,讓上上下下都能看見自己的政績。如此一來,向上可以爭取政策與財物,向下可以激勵人心士氣,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帶動方方麵麵的工作都有所起色。
二是心無旁騖。中心工作是一個團隊在某一個時期全部工作的靈魂,一切工作都應該為中心工作讓路。如果領導同時搞幾個中心工作,或者時不時地追加幾個中心工作,會讓大家迷惑到底該先幹什麼?俗話說"將軍趕路不打野兔","五行不定,輸得幹幹淨淨",什麼都想幹好,什麼都想抓好,結果什麼也沒有抓住。一段時間以後回過頭來看,雖然忙忙碌碌,但政績依然平平。
能在全盤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找準工作重點,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牛勢領導者與平庸領導者的差距或許就在這個關鍵上。"抓住重點,帶動一般","突破難點,搞活全局",這曆來就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這種領導藝術,人們更喜歡用"牽牛鼻子"來作比喻。一頭碩大的水牛,怎樣驅使它?推它、打它都不靈,惟有牽著牛鼻子,牛才會乖乖地聽人使喚。領導幹工作也要善於抓住要害,統籌全局議大事,集中精力抓關鍵,積聚力量攻重點,才能推動全盤工作進程,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