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一種理解和依賴,放任則是一種散漫和縱容。信任下屬是必要的,放任下屬是萬萬不可的美國著名快餐大王肯德基國際公司的連鎖店遍布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總數多達九千九百多個。然而,肯德基國際公司在萬裏之外又怎麼能相信它的下屬循規蹈矩呢?有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3份國際公司寄來的鑒定書,對他們外灘快餐廳的工作質量分次進行了鑒定評分,分別為83、85、88分。公司中外方經理都為之瞠目結舌,這3個分數是怎麼評定的原來,肯德基國際公司雇傭、培訓了一批人,讓他們佯裝顧客,秘密潛入店內進行檢查評分。這些"神秘顧客"來無影、去無蹤,而且沒有時間規律,這就使快餐廳的經理、雇員時時感受到某種壓力,絲毫不敢懈怠。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肯德基在最廣泛了解到基層實際情況的同時,有效地實行了對員工的工作監督,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在一個團隊中,領導承擔的風險是最大的。一個企業倒閉了,員工可以跳槽,而老板可能隻有跳樓。這就是肯德基為什麼如此費盡心思搞好監督的原因。一個行政機關或者事業單位工作不力的話,領導要被上麵拿下,而下屬依然還是下屬,似乎不關他們的事。由此看來,用人如果不監督,受傷最重的往往是領導者本人。
從人性的角度看,人都是有惰性的,也都是自私的。因此,不僅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激勵機製,還必須要建立科學的監督機製,這樣才能規範下屬的行為。這既是對事業、對團隊、對領導者自己負責,也是對下屬的負責。放任自流不可取,有監督的信任才能將信任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張老板就因為對下屬的放任自流而吃盡了苦頭。有一次,他無意間發現倉管為了謀私利,居然悄悄賣貨。等到月底價格下降了,又去市場上收貨來平倉,這樣差價就自己吃下了。雖然事情暴露了,張老板卻很難處理。因為這一事件還涉及到了業務助理與財務,隻有三方"同心協力"才能完成此事。法不責眾、尾大不掉啊!難道要把他們三個都炒掉嗎?三人都是熟練的員工,炒掉以後,公司的正常運行肯定會困難重重,而且,他們被炒以後,萬一到競爭對手那裏,公司就沒有秘密了,多危險呀!但如果不炒的話,今後還怎麼管理下屬?思前想後,張老板還是不知該如何處理。他後悔當初沒有對下屬加強監督。
有監督的信任就是"用人以疑"。這與前麵說的"用人不疑"不理活動不可或缺的"兩個輪子"。"用人以疑"不是兩麵三刀,更不是耍陰謀詭計,而是對事不對人的監督檢查製度,是一個團隊穩定大局、防微杜漸之舉。
中國自古以來,關於人性,就存在性善說與性惡說之爭,也就是儒法之爭。縱觀曆史不難看出,相信人性本善的儒家從始祖孔子到王莽都沒有把國家治理好,倒是信奉嚴刑峻法的商鞅、諸葛亮等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張瑞敏就認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小農經濟的思想產物,是對市場經濟的反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他的用人觀是:"用人要大膽,在位要監控"。這就是現代管理的精髓。
對於人才,牛勢領導的做法是,既要相信他們、大膽使用他們,又要嚴密監控,否則,"放手"就變成了"放羊",信任就變成了放任,最終會給團隊甚至領導者本人帶來滅頂之災。英國的巴林銀行對駐新加坡的負責人裏森聽之任之,結果3年來他一直做假賬隱瞞虧損,最後造成8.27億英鎊的損失,致使有200年曆史的老牌巴林銀行破產。
《韓非子》裏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有個人叫陽虎,趙王十分賞識他的才能,拜他為相。近臣向趙王進諫說:"聽說陽虎私心頗重,怎能用這種人打理朝政呢?"趙王回答道:"陽虎或許會尋機謀私,但我一定會小心監視,防止他這樣做,隻要我擁有不至於被臣子篡權的力量,他陽虎又豈能輕易地得遂所願呢?"這樣,陽虎在相位上如魚得水地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能,而趙王則在一定程度上監督著陽虎,使他不敢也不至於越位。最終使趙國威震四方,稱霸於諸侯。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說過:"絕對權力產生腐敗。"這句話套用過來就是:絕對的信任帶來危機。信任是一種理解和依賴,放任則是…種散漫和縱容。作為領導,應當記住這一點,切忌混淆了兩者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