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並濟,恩威並舉、嚴慈相濟、寬嚴互補,能讓管理充滿人情味,使管理更加科學、實用、靈活和高效。
《諸葛亮兵法》裏這樣說過:好的將帥應該是剛強、剛烈,但不固執已見,溫和、柔和但不軟弱無力,即通常聽說的剛柔相濟。單純一味的柔和、軟弱,就會使自己的力量被削減,以至失敗。單純一味的剛烈、剛強又會導致剛愎自用,也注定要滅亡。這段話指出了將領的理想性格應該是有柔有剛、剛柔並濟的,這也應該是領導者最理想的性格與管理風格。
在管理活動中,常見的兩種誤區是:一是隻"管"不"理"。這種剛性的管理隻重視強製性的"管",要求部下無條件服從,從來不重視心理的溝通與情感的關懷。這雖然在短期內可以保證管理者的令行政通,但極容易扼殺下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長此以往,必然容易引起下屬要麼是激烈要麼是消極的反抗。第二種隻"理"不"管"。
這種柔性的管理片麵強調尊重下屬,卻缺乏必要的製約管理手段。隻會讓下屬得寸進尺,越來越偏離管理者的要求,甚至淩駕於管理者之上。隻有"又管又理"的管理模式才是正確的,才是行之有效的。
有一次,彭德懷來到東海前哨的一個炮兵陣地上視察工作。看到彈藥庫竟然修在陣地前沿,結構也不符合要求。彭總忍不住問陪同他來視察的幾位部隊領導:"你們誰到過這個地方?"幾位領導都說來過,對這個彈藥庫也提出了意見,隻因為忙別的事,把改建彈藥庫的事情耽誤了。
"別的事?什麼別的事!"彭總電閃雷鳴地發作了,"還有比守住你們的陣地,不讓敵人的炮彈把你們的陣地掀翻更重要的事嗎?你們啊,你們坐在敵人隻要一發炮彈就能送你們升天的地方,還在忙什麼別的事!亂彈琴!"嚴厲的批評讓幾個領導都站著不敢動。彭總還不依不饒:"你們幾個都留在這兒,現在就動手,把這個彈藥庫拆了重修。看還有什麼問題,你們就地研究解決。過一個月,我再來檢查!你這個團長,撤職!送軍法處!"到了吃飯的時候,彭總發現那個團長沒有來,就派人去把團長請了來,讓他在自己的身邊坐下。彭總說:"今天我又說了錯話,向你道個歉!但是隻錯了一句,不該說要把你撤掉,送軍法處。其餘的話都對!當然,你認為不對的,還可以批評我,不能賭氣不吃飯啊!"彭總一邊說還一邊夾了好多菜,送到團長碗裏:"想想吧,人民把一扇大門交給你來守衛,你就得千方百計把它看好啊!"這個故事折射出了牛勢領導的管理藝術:既用硬的辦法來約束下屬的行為,又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既有嚴格的製度、嚴密的組織,嚴厲的懲罰,嚴肅的批評,又要不忘多對部下表示關心和愛護、多做說服教育工作;既能大發雷霆,又有安撫情緒的本領。這樣下屬不僅能改正過錯,而且還心悅誠服,對領導者不僅沒有厭恨之意,而且會更加崇拜。
柔性和剛性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剛性管理是柔性管理的依托和基礎,對柔性管理的實施往往起決定作用。失去剛性管理的支撐,柔性管理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而柔性管理則是在保持適度剛性的同時,盡可能讓管理充滿人情味,使管理更加科學、實用、靈活、高效。總之,剛柔相濟就是"無情的製度、有情的領導"、就是"提倡人性化管理、杜絕人情化管理",這才是管理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