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是三皇柱留下來的七十人之一,江東居巢人士,家中開設學堂,世代教書育人。
在娘胎裏就聽著學堂裏學童朗誦聲,兩歲開口,四歲識字,七歲覺醒靈根,李湘天生聰穎,可惜沒什麼大誌向,把接過父親的教書堂定作人生的唯一目標,所以即便仙人上門相邀,他也沒想過要去修仙。爹娘是通情達理的讀書人,並不勉強他。
有個浪蕩江湖的醫師每隔一年半載會路過一次居巢,在李家借宿。李父與江湖郎中相交十數年,李父頭發花白了,流浪天下的落魄郎中卻容顏不改,所以李父雖未曾問過流浪人的底細,但知道不是簡單人物。
李湘九歲那年,江湖郎中說,他的心有病,活不過二十。
突聞噩耗,李父病倒,娘親每日以淚洗臉。學堂關了,揮之不散的陰雲籠罩著李家。郎中治好了李父,說世間隻有一物可救李湘的命,若是修仙,可多續幾年。
其實李湘對自己可能活不過二十歲這事沒什麼想法,人遲早是要死的,早死晚死並無區別,隻是看著爹娘日漸消瘦,他心裏難受。
李家還有個養女,從小安靜溫順像個不會發聲的長頸鹿,後來她做了一件很出人意料的事,硬拉著李湘到居巢當地的一個劍宗外門。
那年李湘十二,李熏十一,兩小兒開始修仙。
李湘的修仙天賦非同一般,十五進階通靈,被舉薦去內宗。李湘不願去,說除非李熏也一起去。李熏資質算不得太好,但也還過得去,十六歲修煉到淬體七重。
於是兩人雙雙進入內宗,李湘分到三皇柱,李熏去了飛月崖。
由於是被迫的,李湘修煉並不勤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得過且過,若非李熏督促,他也許活不到今日。
今年李湘二十有二,道初境,宗裏選他去參加仙會大比,他本不願,又被李熏逼著去了,莫名其妙打贏了很多場,得到了一個進入神遺之地的資格。這次他沒抗拒,因為知道李熏無論如何不會讓自己放棄,而且李熏也得了一個資格。
一切的起源,是李熏聽到那郎中說,能救李湘的東西,隻有神遺之地裏麵才有,並且畫下了一張圖,指著一座山說,就在這裏。
於是李熏拉著李湘來了。
或許是心有靈犀,又或者是命中注定,進入神遺之地不到三個月,李熏就找到了在一個小山溝裏搭了一座小屋悠閑度日等她來尋的李湘。
除了想要接下學堂,李湘從未主動決定一件大事,他習慣了被李熏拉著到處跑。
這次也一樣,懷揣著那張簡陋地圖,李熏拉著李湘踏上尋藥之旅。
神遺之地開啟的第兩百七十四日,按外麵的時間來算,今日剛好是霜降。
兩人終於找到了地圖裏標注的那座山。
中午的時候,李湘罕見地露出微笑,說終於到了。
但似乎永遠到不了了。
……
殘陽如血。
前麵有一座山,遠處也有一座山。
李湘跪坐在地,望著似乎極遠又仿佛很近的日月神山,山尖上那輪日頭紅得像鮮血染成,散出的光芒照得李湘身上的血跡更加觸目驚心。
李湘低下頭,看著懷中女子掛著安靜微笑的細膩唇角。
以後我不用你拉著跑了,你睜開眼看看我啊?
從她身上流出來的鮮血染了李湘一身,漸漸變涼。
“你快睜開眼睛看看我啊……”
李湘輕輕抹去滴落在她臉上眼淚,聲音顫抖著乞求。
她長得並不算很好看,而且性情木納,從來不會對他說很好聽的話;十一歲之前,一直都是跟在他身後沉默寡言的不起眼小丫頭,城裏的搗蛋鬼都愛取笑她,叫她悶葫蘆;十一歲之後,她漸漸變了,雖依舊不愛說話,但開始拉著他到處跑,大到挑選他要修煉何種功法和劍技,小到寄回居巢的每一封家書應該怎麼落筆。她為他決定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