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見自己這偌大的大宋王朝,竟被小小的西夏刺客偷襲,且要屈就與西夏蠻夷,不由勃然大怒,從後座上提下寶劍,拂袖道:“哼!這等張狂,朕還怕了他們不成。”
正說間,刀劍碰鳴聲響徹元正殿,一瞬間,隻見數十名禁衛軍退入元正殿中,皆是負傷倒地,隨後,是數十名黑衣雙刀刺客湧進。何銳拖著身子上前道:“陛下,現在賊眾我寡,此處危急!還請陛下速速離開!”王安石、司馬光也勸道:“陛下是萬金之軀,當以國家為重,請陛下移駕。”
隻見這群黑衣人衝進元正殿來,揮刀便砍,皇宮中的禁衛軍完全抵擋不住,群臣之中更是文臣居多,哪見過這等廝殺的場麵,早已慌了神。除了王安石、司馬光等幾位比較穩重的大臣守在皇帝前外,其餘的大臣都抱頭亂竄。
這些黑衣人的雙刀落下,如切魚肉一般,一會兒工夫,元正殿內已堆滿了屍首。其中一黑衣人操著黨項語高呼道:“殺了宋帝。”
這等陣勢,連剛才意氣奮發的宋神宗也被唬住了,不得不由王安石、司馬光、張雲忠等幾位大臣及幾名禁衛軍護著退入後殿,朝禦花園移駕。何銳、褚進等人死守在元正殿內。
禦花園內花叢樹密,月色傾慕,倒顯出了幾分“悠然”之色。
眾大臣護著宋神宗逃到禦花園內,沒走幾步,就見幾名婢女擁著一位青衫鳳服的女子疾步而來。借月光看去那青衫鳳服女子細眉紅唇,衣帶飄逸,眉宇間透著幾分靈氣,腰間佩有長劍一柄,生顯了幾分俏麗。
這女子乃是宋神宗的同胞妹妹碧月公主。碧月受先帝寵愛,自幼學武,練得一手好劍術,先帝在時,便有誇詞:“若是個男孩,行軍習武,倒是我大宋之福。”握劍在手的她,倒真有些江湖上的俠女風範,隻是她生在這深閨之中,沒有機會出去走一遭,不由寂寥了許多。
碧月見宋神宗慌慌張張地奔走過來,不知何事,上前拜道:“碧月參見皇兄。皇兄為何如此狼狽,宮裏出什麼事了嗎?”宋神宗見到妹妹,剛要說什麼,卻已聽到喊殺聲,隨後,數十名黑衣人持刀而入,將宋神宗等團團圍住。
碧月初見宋神宗和大臣們的慌張之態,已然覺得不安。眼下“刷”地拔劍喝道:“什麼人?敢闖皇宮?”這“宮”字未完,那些黑衣人已經揮刀砍來,行動迅捷。碧月身子一側,那黑衣人彎刀斜劈過來,碧月忙用劍護住自己,退了幾步。周圍的大臣們連忙將宋神宗保護在中間,可這些大臣大多年邁,又不會武功,被黑衣人刀鋒一剮,瞬時鮮血湧溢。
突然,幾道黑影閃現,轉眼間的功夫,在宋神宗前莫名的多了四人。這四人也盡是黑衣,但與前麵那些黑衣人有所不同的是,他們身著的是黑皮革軟衣,而那些刺客穿著黑布綢衣。這四人裝束奇異,麵蒙黑紗巾,頭發束起垂後散開,顯得很是飄灑靈逸。他們四人的裝扮一摸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手上纏著的絲帶,其顏色分別為紅、青、黑、紫四種。
這四人一到,擋住了那些黑衣人的彎刀,幾股勁風而出,遏製住了刺客們的攻擊。他們行動飄渺,功夫詭異,幾分變化開來,已然劃出數丈開外的屏障。他們掌法淩厲,身法變幻多端,一時間竟牽製住了所有的黑衣人,使宋神宗等免遭“屠戮”。
本瞅著被這些刺客魚肉刀俎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四個“俠士”保護住了自己,宋神宗這心中又驚又喜,緊張的神色稍稍放鬆下來,但不知道這四人什麼來曆,竟有如此能耐。
連戰數十回合,黑衣刺客連連斃命,餘下幾名受傷刺客連忙抽身避開那四人的掌風,朝樹林深處逃逸。隻聽樹林中有人“嘿嘿”冷笑,帶著不純正的漢語道:“不愧為文宣閣四大護神。”
避過一劫的宋神宗和大臣們喘息口氣,正待要感謝那四位蒙麵“俠士”時,突然從西麵跑來數名禁衛軍,慌慌張張的朝宋神宗道:“陛下,梁……梁王造反了,他正,正在調控宮裏的軍隊。”宋神宗“啊”的一聲,心想:在這個節骨眼上,趙靜造反,該如何是好?
王安石道:“陛下,可以臣手諭,調集軍隊護駕,以避開梁王的控製。”宋神宗道:“好,王相去吧!”司馬光拜道:“臣願隨王相一同去,陛下可趁現在移駕到比較安全的地方。”宋神宗神情有些低落,說道:“也好,你們二人互相有個照應。”
一旁的碧月收了長劍,說道:“宮裏的軍隊都聽皇帝的調遣,兩位大人無文筆書令,恐怕調不動。碧月願意一同前去,以公主的身份調動禁衛軍。”
宋神宗知道這個妹妹自幼習武,又好動,平時“厲行潑辣”,在宮裏沒人不怕她的,以她的威信足以代替皇帝的“權威”了。宋神宗說道:“如此甚好,碧月。朕將這隨身虎符給你,一切要小心。”碧月答允,同王安石、司馬光一道朝西麵而去。宋神宗則由散落的禁衛軍護著朝偏安全的地方移駕。
碧月同二位大人沿長亭朝西疾步奔走,亭廊兩側廝殺聲不斷,擾的人心驚膽寒。這剛過了長亭,突然四下裏竄出十數名黑衣人來,似乎瞅準了碧月手中的虎符,刀鋒冷光射出,幾道涼風瞬時逼近。碧月等未料到有如此黑衣刺客突襲,皆是大驚,連連後退。
碧月揮出長劍,擋住黑衣刺客的彎刀,卻不想黑衣刺客個個內力渾厚,刀鋒落下,震得碧月虎口盡裂,險些丟了長劍。黑衣刺客逼近,碧月連忙後退,一招不慎,前身衣襟被劃破一半。
兩位不會武功的大臣王安石和司馬光見公主一人挺劍出去,又見十數名黑衣人彎刀寒光閃爍,不由擔心起來。周圍雖有數名禁衛軍保護,可也奈何不了左右黑衣刺客的彎刀,幾聲慘叫下去,斃命於彎刀下。
突然寒光一閃,一把彎刀從王安石的背後劃下,千鈞一發之際,司馬光推開王安石,右臂一檔,被彎刀劃開了一條長口,霎時間血湧而出。緊接著寒光閃出,又有數柄彎刀劈了過來。王安石扶著受傷的司馬光,連忙朝亭子左側退去。
眼見著黑衣刺客的彎刀逼近,王安石和司馬光隻能相互望望,自是無求於生。但正在這時,隻聽得“呼呼”兩聲,二老眼前的那數柄彎刀朝後一仰,皆飛了出去。勁風逼近,震得黑衣刺客手臂俱裂,驚駭之下,趕緊是退開了。
回過神來的王安石和司馬光朝身後看去,隻見一壯漢立在他們麵前。那壯漢劍眉翹起,眼神淩厲,微微隆起的骨頰顯得很是豪邁。一身灰布大氅衣下,健碩的身軀,碗口大的手臂,似有千鈞之力。
但見那壯漢掌力揮出,極為渾厚,每一招打出,都震得那些黑衣刺客五髒翻騰、六腑俱損。見此等掌力,黑衣刺客們相互望望,心中怯了幾分,避開三丈之遠。
那壯漢替王安石、司馬光解了圍,朝前麵看去,碧月被其他黑衣刺客圍住,已經力不透支了。那壯漢一聲長嘯,右手揮掌傾瀉而出,緊接著又連發數掌,掌力相重,渾厚無比,猶如千軍萬馬一般。那些黑衣刺客一聞到背後的掌風,感覺到有股卷壓過來的氣勢,不敢與其爭鋒,趕緊是散了開來。那壯漢見黑衣刺客散開,飛身前去,身形極快,衝在所連發的掌力前,伸出猿臂將碧月挪開來。“碰”得一聲巨響,隻看到那壯漢的幾掌過去,將地上的青石階震得粉碎。
碧月聽到巨響聲,回頭看見自己原來站的石梯變得粉碎,心中倒吸一陣寒氣,心道如此渾厚的力道,究竟是什麼人?眼眉望去,隻見那壯漢瀟灑豪放,一股淩然之氣直到碧月心底,臉上不由得泛出些紅暈來。
那群黑衣刺客見突然出現一個這麼厲害的人物,不敢戀戰。隻聽其中一人夾著漢語道:“《踏莎神掌》?果然是戰神,撤!”一時黑衣刺客全部散盡。
王安石和司馬光趕緊過來,朝那壯漢一拜,但見那壯漢的摸樣,似有相識之感。司馬光扶著胳膊說道:“多謝壯士相救。”那壯漢抱拳還禮,說道:“不必相謝。梁王造反,在下這就去捉他伏法,兩位大人盡可先回皇帝那裏。”那壯漢身形一閃,便消失在這夜幕中了。
王安石看著那壯漢消失的背影,沉思了良久。司馬光問碧月道:“公主可有受傷?”碧月也望著那壯漢消失的地方,她本想問問那壯漢的姓名,但是話未脫口,那壯漢已經走了。此刻聽見司馬光的話語,回神過來,答道:“我沒事。”
王安石看著司馬光還在流血的胳膊,忙扯下自己的衣襟給他包裹上。碧月從迷離眼神中回過神來,驚道:“司馬大人,你受傷了啊?”趕緊從已損的衣衫上扯下絲巾,幫著係上。
司馬光褶皺的臉頰笑起:“不礙事的,西夏小毛賊殺不死我,哈哈。”此刻,王安石感激道:“司馬大人,你我在政壇上不和,你今天卻舍身救介甫一命,感激不盡,無以言表,請受一拜。”說著,深深地朝司馬光鞠躬一拜,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司馬光單手扶起王安石,笑道:“雖說政壇意見不合,但是我司馬光從來隻是就事論事。拋開政治話題不談,光倒是特別佩服王相的文采,和你相交也算光的福氣。”兩人言此,相視而笑,想想剛才在元正殿上爭鋒相對的“敵人”,此刻見竟然成了生死之交。
王安石說道:“剛才那壯士讓我們回陛下那裏去,靜等消息,公主,您怎麼看?”碧月說道:“那壯士的武功極高,以他剛才救我們的情形,我們就且聽他的話,回陛下那裏吧!”想想如今三人已無保護,若再遇上刺客,隻恐殞命。
司馬光和王安石拱手遵從道:“是。”於是,三人折路返回長亭回禦花園去了。
這時,沿途中慢慢地趕來了許多護駕的禁衛軍,碧月將他們收攏整編,以作為護駕的衛隊。到禦花園得知皇帝往朝陽宮去了,遂趕到朝陽宮。已見這裏布滿了禁衛軍,一陣戒備作戰之勢,碧月心道:“今晚這狀況,看來是凶多吉少,但願上天能護我大宋,保皇兄安危。”
這些禁衛軍一見碧月公主,皆拜下參見。碧月急問道:“陛下在哪裏?”禁衛軍領事回道:“陛下在朝陽宮中。”碧月和王、司馬二人連忙進了朝陽宮,見宋神宗和眾大臣都在,這才安心許多。另外,那四個黑皮革衣蒙麵人也在,各站一個方位,全神貫注,暗提氣於中,以防止有刺客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