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昆侖派宗地後山,隻見千峰峭壁,峰頂盡數淹沒在了雲海之中,那峭壁上唯有幾棵遒勁多姿的崖柏還能生存。
另一邊則是無底深崖,團團雲霧飄蕩其間。
這後山與前山之間隻有一座兩尺來寬的天然石橋與昆侖宗地相連,名曰晦蒙橋。
要去昆侖後山的養正殿,隻有此路一條。
這後山本屬於昆侖禁地,一般弟子是不允許來的,通常情況下隻有真人和真人的首座弟子才有資格過這晦蒙橋,去到昆侖後山。
如今曾嫣和趙英奇即將成為天雷雙劍的傳人,又受了陽霽真人的命令,這才第二次來到這後山。
沒錯,確是第二次,曾嫣作為陽雪真人的首座弟子,曾經隨師父去過後山一次;而趙英奇第一次去後山,卻沒有人知道,除了他的師父陽初真人。
曾嫣第二次到了這晦蒙橋,心中頗有幾分得意,昂首背著雙手走在趙英奇前麵,到了橋頭,回過頭問趙英奇:
“臭小子,馬上就要到後山了,心裏是不是特別開心啊?過了這晦蒙橋,可就到了我們昆侖派的禁地,你可別再冒冒失失的了。”
“開心倒沒有,反而是惴惴不安。不隻是為何突然要來這後山,如若是選我作為天擊劍傳人,心中雖是高興,卻也覺得未免太過突然了,而且我師父又不在,心中始終忐忑不安,越到這後山越覺得心慌意亂。”
趙英奇心中不安,臉上也是愁容不展,鬢角似有毛毛細汗滲出。
曾嫣走到趙英奇麵前,雙手緊緊捧住他的臉頰,上半身前傾過去,似要親到趙英奇的臉上,兩人距離隻在分毫之間。
輕聲細語地對趙英奇說道:
“英奇,別擔心。這昆侖後山是非凡之地,師叔叫我們來,必然是有大事要吩咐,也會是好事情,放鬆心情,什麼事都有師姐陪著呢。你知道這橋為何叫晦蒙橋嗎?“
趙英奇掙脫她的雙手,退開兩步,一臉呆懵地搖了搖頭。
曾嫣不高興地背過雙手,踱著步子轉著圈,繼續說到:
“據說當年昆侖遷宗地的祖師爺便是在此處悟道修仙的,他遇到了一處理氣象數的迷障,怎麼也無法參透明白,在這橋上打坐數日也不得解。
而當他放下心中那一個困惑他的迷障,走過這座石橋之後,卻頓時豁然開朗,達到得道升仙的境界。正是這一因緣,那位祖師爺才最終決定將昆侖宗地遷到了此處,這座石橋也被喚作‘晦蒙橋’,正所謂‘向之晦蒙,釋然以解’。
祖師爺就是要告訴我們,有時候不必糾纏於一時一刻,坦然向前走去,困惑自己的事情反而會迎刃而解。”
趙英奇的臉被曾嫣那麼一捏,變得更紅了。不知什麼時候曾嫣的額頭又已經貼在趙英奇的前額上了。
愣著聽曾嫣說完了話,回過神來的趙英奇才急忙掙脫曾嫣的手掌,退出一大步,臉上的紅光已蔓延到了額頭。
曾嫣似乎沉浸到了剛才的情境之中,猛地被趙英奇的這一掙脫給驚醒過來,忽的臉上也泛起紅暈來。
二人都不好意思起來,有意的避開對方的眼光,卻還是忍不住膽怯的偷偷去看對方,卻又碰見了對方的目光。
曾嫣的臉上頓時又是一陣紅暈泛起,隻聽到自己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尷尬中又有一絲喜悅。
暗自心裏問到:”英奇心裏現在是怎樣的感覺呢?“
趙英奇隻是埋著頭,一言不發地自己先走上了晦蒙橋……
二人便一前一後不言不語地進了養正殿,陽霽真人已在大殿之上等候。
趙英奇與曾嫣趕忙來到堂下拜見師叔,隻見堂上的陽霽真人威嚴肅穆,正聲道:
“昆侖弟子曾嫣,趙英奇,堂下跪伏聽命。今日在曆代祖師牌位麵前,我奉掌門師兄之命,正是將你們兩人定為昆侖派天雷雙劍第七代傳人。
望你們二人不辱師命,刻苦修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心相印,早日練成天雷雙劍合璧的絕技,以正我昆侖之名,揚我昆侖之威。”
趙英奇與曾嫣跪在列位祖師爺麵前,長身三叩首,然後起身各點三支香恭敬地插入牌位前的香爐內。
陽霽真人此時從手中的木盒裏取出兩枚小指粗細的玉針,交到趙英奇與曾嫣手中,道:
“這兩枚玉針乃是昆侖祖師專為天雷雙劍傳人所製,是為了傳人戴在身上以正身份所用,以免江湖人士冒名惑眾。上麵留有祖師煉製雙劍劍心時不慎破手流出的血,這血多年浸潤已經透入玉針之中,表麵唯有血痕依稀可見。
如今交於你們二人之手,你們要小心保管,更不能以此壞了師門之名。你們既已經成了天雷雙劍傳人,從今往後,這昆侖後山你們便可自由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