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莊,五大一級酒莊之首,拉菲酒莊,就是尼爾森進入要帶眾人參觀的地方,而他身為酒莊的管理人,帶幾個人去參觀一下自然還是很容易的。
對於這種頂級酒莊,衛風對其也是知之甚少,唯一清楚的是,就算自己國家的領導人出訪到此,恐怕都不一定有機會參觀拉菲酒莊。
而自己幾人能參觀一下這個近乎傳說中的酒莊,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了。
太陽帝國境內的葡萄酒產業十分發達,這幾乎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眾多世界頂級的名貴葡萄酒都是出產字這裏的酒莊。
或許普通人對於這些名酒了解不多,不過對於稍微有一點地位的人來說,能享用這樣的葡萄酒,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征,雖然名酒的口味確實很好,不過,恐怕大多數人所品味的,還是其中權利與財富為自己所帶來的虛榮吧。
關於這個地區的葡萄酒,衛風曾經一直覺得他們的有些做法真的有些奇葩。
釀造葡萄酒所用的葡萄,在這裏的人一直遵循了一種傳統,就是讓其完全自然生長,不施加化肥,也不做保護,更不進行溫度調控。
而這樣的做法帶來的後果就是,葡萄的產量與質量完全取決於自然天氣,進而導致每年葡萄酒的品質與數量都有巨大的差異,碰上氣候好的年份,葡萄能大豐收,葡萄酒的產量在這一年也會很高,而一旦遇上惡劣的天氣,就會導致葡萄大麵積減產,甚至顆粒無收,所以許多世界名貴的葡萄酒不是每個年份都有的,而且不同年份的葡萄酒價格差異也很大。
或許在古代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可是在現代,理論上應該有很多方法讓得每年的葡萄都高產才對的,利用現代的科技,做到這種事情應該不是很困難才對。
畢竟類似拉菲這種名貴葡萄酒的市價到底有多高衛風還是很清楚的,而一旦葡萄大麵積減產,造成的經濟損失近乎不可估量。
當然,以上衛風對於名酒的一些自以為是的想法在親自見到那翠綠色的一望無際的葡萄園以及上麵生長的一顆顆晶瑩剔透的葡萄之後,就被徹底打消了去。
有些東西,有些傳統,不是應該輕易被打破的。
像拉菲這樣有著悠久曆史的葡萄酒莊園,他的傳統已經深深植根在其文化中了,或許正是這樣的傳統,這樣的文化所衍生出來的酒的靈魂,才讓得其在眾多葡萄酒莊中脫穎而出,進而享譽世界。
這個季節已經接近九月份了,莊園中的葡萄已經快要成熟了,雖然不清楚他們是在什麼時候采摘,不過應該不會再要多久才對,看這跡象,明顯又是一年的豐收之年。
經過了外圍的葡萄園之後,在尼爾森的帶領下,一行人參觀了拉菲古堡的環形陳釀酒窖,在尼爾森的解說之下,眾人對這個世界聞名並且在大多數人眼中有些神秘的酒莊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作為世界名酒,其釀造過程從選材到最後成品是十分複雜的,而且中間的要求也是極度苛刻,在這一點上來說,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其成為世界名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然,按照尼爾森所說的,葡萄酒的品質雖然和釀造工藝有很大的相關,不過最重要的,其實是葡萄的品質。
能擁有世界頂級的優秀品質,當然首先是拉菲莊園的土壤及所處地方微型氣候得天獨厚。
從這一點上來說,恐怕氣候原因還在占了很大比重的,真要是照衛風想象中的人工調控,恐怕品質是要降不少的,如果那麼幹的話,這世界名酒的牌子恐怕都得被毀去。
在氣候以外,以小心的人工嗬護法,讓葡萄完全成熟才采摘。在采摘時熟練的工人會對葡萄進行樹上采摘篩選,不好不采。葡萄采摘後送進壓榨前會被更高級的技術工人進行二次篩選,確保被壓榨的每粒葡萄都達高質要求。最後的成果是,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酒。
在聽到這個產量的時候,衛風也是吃了一驚,不得不在心裏讚歎其要求的嚴苛,雖然他不懂釀酒,但是一棵葡萄樹上的葡萄產量有多少心裏還是有個數的,而兩三棵樹上出產的葡萄才隻夠釀一瓶酒,意思就是絕大部分葡萄都被淘汰了,起碼他心裏覺得其他的一些相對低品質一些的葡萄酒莊園肯定不會這麼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