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滔滔江水,鐵路橋跨江而過,伸向朝鮮境內。三千裏江山綠蔭如蓋、炊煙嫋嫋,一派和平景象。朝鮮內戰爆發,美軍仁川登陸。美機的炸彈落入中國的城市和村莊。
1950年9月15日,美軍實施仁川登陸之後,朝鮮內戰形勢發生了變化:人民軍腹背受敵,轉入戰略退卻。美偽軍越過三八線,占領平壤,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進犯。其飛機多次侵入中國的領空進行偵察和轟炸掃射。
侵略者的行徑,激起與朝鮮一衣帶水的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
10月8日,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誌願軍赴朝參戰。
誌願軍過鴨綠江。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0月19日,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分別從丹東、長甸河口,集安等地渡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周巍峙(原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同期聲:我是從一張油印小報看到麻扶謠這首歌詞的,連夜將它譜了曲,後來就成了誌願軍戰歌……
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裏的全景式油畫、陳列的抗美援朝文物……
洪學智(原誌願軍副司令、後勤部長)同期聲:從10月25日至12月24日,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道,連續進行了兩次戰役,殲敵5萬餘人,於12月6日收複平壤,將敵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初步扭轉了朝鮮的戰局….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7日,誌願軍發動了第三次戰役,殲敵1.9萬人。
1月25日至4月21日,誌願軍又發動了第四次戰役,殲敵7.8萬人。
4月11日,所謂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被撤職,由侵朝美軍第八軍軍長李奇微接任。
4月22日至6月10日,誌願軍又取得第五次戰役的勝利,共殲敵8.2萬餘人。
1951年7月10日,“聯合國軍”方麵和中朝方麵在朝鮮開城首次舉行談判。
某部大功團榮譽室、趙先友烈士塑像、文物……
李真(原誌願軍某軍政委)同期聲:板門店談判開始以後,正在激烈進行的開城攻守戰的勝負,成了談判的重要砝碼。當時,堅守在離談判會場不到3公裏的67高地上的我部六連,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最後隻剩下副指導員趙先友和3名戰士。
血戰中,又有兩位戰友犧牲了,趙先友也多處負傷。在敵人又一次撲上陣地時,趙先友通過步話機向團指首長喊道:“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老作家巴金曾親自到67高地和六連采訪,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就是以趙先友烈士為原型……
巴金原著《團圓》封麵以及根據《團圓》改編的電影《英雄兒女》部分鏡頭;巴金為趙先友烈士生前所在部隊的題詞:
“王成式的戰鬥英雄——特等功臣趙先友”……
由於美國在談判桌上搞政治訛詐,致使朝鮮戰場出現了停停打打的複雜局麵。美軍集結兵力,連續發動所謂“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與此同時,其空軍實行所謂“絞殺戰”,對中朝人民軍隊後方運輸線實施大規模的輪番轟炸,以圖切斷誌願軍前線的糧食彈藥供應。甚至公然違背國際公約,發動細菌戰,企圖削弱中朝軍民的戰鬥力。在遭到挫敗之後,又發動了上甘嶺戰役,動用6萬多兵力,出動3000架飛機、170多輛坦克、18個炮兵營,對不到3.7平方公裏的上甘嶺陣地狂轟濫炸,進攻達900多次。我誌願軍英勇作戰,守住了陣地。
魏巍(著名作家)同期聲:在上甘嶺采訪的日日夜夜裏,我激動得難以自抑,寫下了《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散文,發表後引起了強烈反響。文中寫到的鬆骨峰戰鬥的一位烈士李玉安,競奇跡般地活了過來,帶著渾身戰傷轉業回鄉,隱功埋名一幹就是40餘年……
1953年7月27日,美國終於在板門店簽署了《停戰協定》。
中國人民誌願軍勝利完成了建國以後的第一次出國作戰。
鴨綠江橋頭,人們熱烈歡迎誌願軍勝利歸國……
曆時3年零32天的出國作戰結束,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國,英雄兒女們心情的激動是難以形容的。當列車駛過鴨綠江橋,誌願軍戰士未央吟出了自己心中的詩句:
“車過鴨綠江,好像飛一樣,祖國,我回來了,祖國,我的親娘!……”
一時間,這首詩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一代英雄的絕唱。
未央(著名詩人、原湖南作協主席)同期聲:在朝鮮,我們一把炒麵一把雪,與世界上頭號強敵作戰,心裏裝著的就是祖國,每想到祖國這兩個字,我們渾身就充滿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