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我國第一支飛行表演隊駐地;紅色殲-7型表演飛機隊列;飛行員整裝待發……
在這片蘆花飄逸、風景秀美的冀中平原上,有一支負有特殊使命的飛行部隊,他們依托藍天,飽蘸豪情,用青春之筆描繪出一幅幅充滿了美也充滿了驚險的絢麗畫圖。
外賓觀看飛行表演圖像資料;四機箭形編隊拉煙;四機空中開花;四機同時起飛;單機超低空背飛……
這支被譽為“空中儀仗隊”的飛行表演隊,其全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提議,於1962年組建的。30多年來,他們先後為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個代表團和元首、政要進行了數百次特技飛行表演,並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國慶閱兵、軍事演習等重要作訓任務,成功率達百分之百。
丁安慶(飛行表演隊隊長)同期聲:我已經從事特技飛行表演20多年了。特技飛行表演不同於一般的飛行,有人稱之為“藍天芭蕾舞”、“空中團體操”。它要求每個動作協調一致,運動軌跡規範美觀,一環緊扣一環,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需要我們堅持地麵苦練、天上精飛,付出成倍的心血和汗水……
飛行員在地麵苦練打浪橋、空旋、模擬飛行……空中編隊試飛……
對於特技飛行員來說,蔚藍色的天空是美麗的,然而美中卻隱含著風險。飛行表演隊隊形要求密集,前後距離、鄰機相隔在10米左右,高度差僅在0.5米至1米之間。以現代飛機每秒200米的速度,兩機相撞,隻是閃電般的瞬間。而飛行表演,如同在藍色的沼澤地上跳芭蕾,其艱險可以想見。
美前國防部長溫伯格觀看9機空中開花表演。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健兒們,通過苦練,終於練出了空中絕技。美前國防部長溫伯格在觀看了他們的9機空中開花等特技飛行表演之後,驚呼道:你們快超過我們的“雷鳥”飛行表演隊了!
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在中國飛行表演。
蔡宗福(老飛行表演隊員)同期聲:我們當初剛成立表演隊,一無教員,二無資料,也沒看過特技飛行表演。我在試飛時,就緊盯著前麵的長機,找出縱隊飛行時,在最接近長機尾部避開渦流的安全區,終於得出了密集隊形中前後機的距離和上下高度差的數據……
經過無數次的試飛,他們完成了世界特技飛行高難動作-9機編隊,為中國爭了光。
9機表演。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9機表演的一個鏡頭:天空那一排五色彩練,就是由9架排成箭形的飛機拋出的。箭隊下墜,變成雙楔隊,斜半扣,然後加速、上升,從100米躍上3500米,將一匹3000米長的彩緞掛在中天,其美無比……接著,9機又躍升、躍升,驀地一個倒扣,如一束流星雨墜向地麵……
9機開花表演……
9機開花則要求花瓣開得均勻,這就要求每架飛機的滾轉嚴格達到規定的角度。
馮軍(飛行表演隊員)同期聲:我利用太陽和雲彩作參照物,向上作開花動作。在地麵,旋轉多少度比較容易確定,但在空中,找參照物就不那麼容易了……
張信明(表演隊飛行員)同期聲:我在向下作開花動作時,是以地麵雷達天線作參照物的,我們還練就了在沒有任何參照物的情況下一次滾動成功的本領……
空中拉煙,這一看似尋常的動作,也蘊含著表演飛行大隊的多少苦練精飛。
當初,他們曾用拍電影用的發煙罐試過,未能成功;用四氧化鈦試驗,也以失敗而告終。最後用滑油作煙劑,攻克了難關,取得了成功。
1995年,表演隊由殲教一5型教練機直接改裝殲-7EB型表演機。該型飛機在國內首次采用前後機動襟翼的雙三角機翼,具有良好的中低空機動性。這次改裝,標誌著我國飛行表演跨人一個新時代。表演隊曆時兩年,完成了單機特技,4機、6機向上向下開花等16個動作的設計、試飛和表演,實現了從亞音速到超音速的飛躍。
1998年,珠海國際航空博覽會上,八一飛行表演隊作特技飛行表演。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998年,在珠海國際航空博覽會上,我八一飛行表演隊的特技飛行表演.博得了各國觀光者的熱烈讚揚。他們的精湛技藝,在億萬觀眾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的飛行特技表演,是詩,是畫,也是華夏兒女大智大勇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