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身邊的一位大姐迫不急待似地問了一句話:“夢華,x老師學了那麼多的課程都沒有解決問題。你一會兒就把問題解決了,是不是你們道家的東西比他們都厲害?我看到了,x老師剛剛臉確實是腫的,現在真的消腫了誒!實在是太厲害了!”
我哭笑不得地看著這位大姐:“這個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事情?修行之人哪來那麼多的分別心。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高人,隻有我不是,你們都是來度我的。”
“夢華,你這話說的我聽不懂,太高深了。”好嘛,這大姐很直接回答。
最怕這樣了,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和尚說老子不行,或者一個道士說釋迦文佛不行,或者一個書生說這兩個聖人中的哪一位不行。這樣的人,我們知道了,一定要說他修為太差勁了,貶低別人是抬高不了自己的。所以有個古人說:“書生,孔氏之罪人,道士,老氏之罪人,和尚,釋氏之罪人。”但是麵對這個問題,不解釋又是不行的,不然大家盲目地認為一個人高,另一個人低,修行是會出偏差的。
“老師這件事情呢,其實都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以前的那些課程也好,老師也好,我也好,都隻能對她起到一個輔助作用,真正解決問題的,還是她自己。她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一步一步地解決她的問題。現在就差了最後一步了,而恰恰這一步,她跟我一起完成了。哪怕是她沒有遇到我,過不了多久,她也會遇到另一個人,或者某一件事情,讓她突然醒悟,然後把她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那個那個誰,你們都知道的。他呢,在我們一起修行的時候,自己的感覺並不明顯,沒有你們所感覺到的那些現象。那個時候,你怎麼不說我不行?其實事情就是這樣的,分為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也許他經過跟我們一起修行,等過一段時間,他遇到了另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自己一下子明白了很多,有了極大的轉變。但是,沒有他的努力,我們很多人的幫助,他也是發生不了一下子效果很好,解決很多問題的事情的。這麼說你明白了吧?”
“這是不是量變質變的問題?經過他們以前的努力,量上已經積累夠了,到了一個坎,經過夢華你幫忙之後,她一下子就解決了?”大姐這回說的總算是勉強說的過去了。
“差不多就是這樣吧。我以前也幫助過很多人,可是效果也沒有這麼好的。至於牙痛立馬不疼了,腫也消了這樣神奇的事情,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我想了想又說道:“這樣的事情,我想我以後應該會經常遇到,你們不要奇怪,這也是我修出來的福份。
我以前遇到的人,很多人一看就沒有一點兒福相,我幫了他們很多,他們根本就覺察不到效果,但是,他們覺察不到效果,不代表沒有效果。我以前總是在給人當墊腳石。現在我遇到的人,個個都非常的有福氣,都是一臉福相。他們很多人都已經積累到了一個階段,我一幫忙,效果立馬就顯出來啦。
這並不代表我多厲害,而是代表我的福份到了,運氣好了而已。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要大驚小怪的,我隻是那麼多幫忙推車中的一個,隻不過,我推的是最後一下罷了!”
“你們要記住,不要打壓別人,來抬高自己,一隻羊接二連三地踩死了幾群螞蟻,它仍然是一隻羊。可當一隻羊接二連三地踩死幾群老虎的時候,這隻羊就是傳奇!對了,老師,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感覺嗎?”
“夢華老師,我……”
“停!不要叫我老師,叫我老師是要交錢的。不光要交錢,逢年過節都要送禮的。而且我還會管束學生,有時候可能是會打罵的。所以,不要叫我老師,叫我夢華就好。”我很自然地打斷了這位老師的話。
嗯,我確實是有徒弟的,逢年過節也確實是要送禮的,但是我的徒弟很少很少,也就那麼一個人正式地拜過師,其他的都還沒有正式確定下來。在中國傳統的文化傳承裏,師徒名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尤其是在道家修行的傳承上,更是格外地嚴格,不是誰想拜師就能拜師的,也不是想收誰就能夠收誰的。有些時候,很是讓人無可奈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