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計平蜉蝣島(3)(1 / 3)

巧迫皇親退賄銀(二)

閻丹初說的是實話,林風官也覺得必須賠齊官銀才敢放黃康出獄。可是到哪裏弄這麼多銀子呢?他在京城做了四十年小吏,因一心苦練書法,有點餘錢都買了宣紙、筆墨和書貼。出任知府才兩年,雖然年俸一百零五兩,至今也沒多少積蓄。他想賣字,然而,在此窮山辟壤之處,又有多少人能賞識。無奈之下,狠狠心摘下掛在腰間的玉佩。這塊玉佩是林風官今生的榮耀。十年前,他在工部任職,當時的同治皇上要人重寫“硫璃廠”官窯煙筒上的廠名,幾個大臣寫的字都顯得下大上小。林風官借人眼看高低的誤差,巧書硫璃廠名。同治皇上一高興,解下掛在腰間的玉佩親手係在他身上。今天要救黃康,隻能忍痛賣掉這塊玉佩了。閻丹初見林風官解下玉佩,兩眼疑惑地看著他。聽他吩咐林興去珠寶店賣了玉佩,將錢送到了洪洞縣官庫。一把從林興手中奪來玉佩,說:“你賣先帝親賜寶物救人,還不如打我幾巴掌好受些。”他將玉佩還給林風官,歎了口氣說:“交你這樣的朋友,活該我破財。我俸銀高,出一千兩,二百兩算你的吧。”說罷,讓親隨立刻去大牢將黃康帶來。林風官感激閻丹初真情相助,心中卻猛地有了想法,說:“大恩不言謝,等我找恩承討回銀子,再如數還你。”閻丹初笑了笑說:“就憑老兄平日膽小怕事的樣子,敢去摸老虎屁股?銀子我不要了。”林風官胸有成竹地說:“人都怕老虎,我偏要去摸摸這隻老虎。”說完哈哈大笑。二人談笑間,黃康被帶回來,聽說二位上司湊了銀子救他,千恩萬謝後一定要寫借約。林風官說:“這麼多銀子你還不起。老夫去找恩承,會如數討回來的。”黃康聽了此話,嚇得雙膝跪在地上,求林風官饒他一家老小性命。林風官說找恩承討銀子,閻丹初開始認為是玩笑話,如今見他如此認真,走近林風官說:“怎麼,你真想找恩承討銀子?”林風官說:“十月初十日是慈禧太後四十五歲生日,前時禮部安排我寫幾幅壽幛。原打算差人送到禮部。既然出了這事,我要親自進京,借獻壽幛之機,向恩承討銀子。”閻丹初著急地說:“不可不可,在金殿上揭恩承的短處,太後不會容你開口,去恩承府中討贓銀,激怒他連府門也出不了。你的老命不想要了,也該替黃康一家老小想想。”閻丹初說著話,林風官邊聽邊想不住地點頭,他雙手扶起黃康說:“你放心,老夫還未糊塗。”他笑著轉向閻丹初,又說:“本來我隻想悄悄地向恩承討回銀子,如今看來,得拉上你這位禦前大吏。咱倆教訓一下恩承老匹夫,也為黃康與洪洞百姓出這口惡氣如何?”閻丹初慌得擺著手說:“咱是老朋友,你還是讓我過安生日子吧。”林風官拉住他,把想好的主意低聲說了一遍,黃康聽了點頭稱讚,閻丹初怔了半天,笑著打了林風官一拳,說:“都說你膽小,原來也是個天不怕嘛。”說罷三人一同笑起來。十月初十日前,林風官同閻丹初趕到京城。第二天早朝,他隨閻丹初來到金殿外,等閻丹初為他奏告後,手捧壽幛慢慢走進金殿。慈禧太後看了林風官寫的壽幛,大大稱讚了一番。吩咐賞賜二百兩銀子。林風官謝了恩,又從懷中拿出一軸字,走到站在丹墀下的恩承麵前說:“老大人去平陽時向下官討字,今日特書一幅送給您。”恩承在平陽碰了釘子,看到林風官正心中有氣,見他主動地為自己送字,立刻高興起來,他哈哈大笑,當眾打開字軸觀看。林風官寫的字是: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大臣們都知道恩承平日所作所為,看到林風官為他寫了這麼四句話,有的竊笑,有的交頭接耳議論紛。恩承雖是武夫,卻也知道這四句話的意思,氣得他麵紅耳赤,想責罵林風官,即怎麼也找不出合適的理由。閻丹初見恩承漲紅了臉,上前指著這軸字說:“這是後蜀孟昶的令箴中最有名的四句話,素有“清官箴”之稱。前朝有數位賢相書此箴掛在堂前自警。恩承老大人‘為官清正’,若以此箴警之勉之,必為官吏楷模。”恩承聽了此話,窘得不知說什麼好。閻丹初一麵幫他卷字軸,一麵誇獎林風官選書盡心,並說恩承老大人必有重謝。字軸剛卷好,林風官當眾說:“今年汛期,洪洞縣汾河潰堤,修堤欠缺一千二百兩銀子,太後剛才賞賜二百兩,還少一千兩。”他向恩承靠近一步,兩眼看著他說:“下官代洪洞百姓向您討一千兩銀子,請老大人不要推辭。”恩承聽到“一千兩”這個數,立刻想到在洪洞縣受賄的事。他一把抓住林風官的手腕,陰著臉低聲說:“林風官,你是為寫字討潤筆之資,還是另有他意?”林風官冷冷一笑,說:“老大人路過洪洞縣,你愛戴百姓,嗬護耕稼,在商行、酒樓留下不少恩德。林風官贈字是略發感慨,討回銀子才是本意。”恩承心頭一震,咬牙切齒地說:“黃康小兒太不仗義。”林風官低聲說:“黃康無奈挪用官銀,已被閻大人打入死牢。”恩承說:“你敢彈劾老夫?”林風官說:“下官未想把事情鬧大,卻也不怕鬧大。”林風官話音不高,卻句句逼人。恩承老奸臣滑,心中暗暗想好主意。他笑了笑說:“這裏不是說話之處,下朝後到老夫府中再談。”林風官義正辭嚴地說:“下官光明正大,不為私事不去私宅,今日討不回官銀決不出殿。”閻丹初在一旁查顏觀色,正想上前幫林風官說話,忽聽執事太監高喊“禁聲”,並向這邊擺手示意。慈禧太後垂簾聽政,見林風官謝恩後未下殿,向身邊太監說:“問問那位林知府還有何事?”太監動問,林風官說:“恩承老大人去過洪洞縣,問洪洞縣遭災之事。”慈禧太後“唔”了一聲,笑著說:“洪洞縣?是《蘇三起解》那個縣嗎?”林風官高聲說:“蘇三蒙冤,皆因官吏收了黑錢。我主聖明,皇親也為朝廷爭榮,今恩承老大人有意救助洪洞縣一千兩銀子,臣求太後玉成此事。”慈禧太後說:“好哇,皇親做些善事,我也臉上有光,恩承在此拿不出銀子,可先在內務府借上,讓林知府立刻帶回去吧。”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恩承什麼話也不敢說了。他知道,林風官倘若在此說出他受賄的事,即使慈禧太後不降罪,自己在金殿上也大失體麵。此時,他倒有些感激林風官的息事寧人了。聽太後說讓他借銀子,急忙答應一聲,召來一個小內侍,吩咐他領林風官去取銀子。又低聲對林風官說:“林府台你用心良苦,老夫心領深情,若修河銀子不足,還可捐些。”林風官笑著謝了一聲,大步走出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