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朔風薊門衛(1)(1 / 3)

楔子西子湖畔的仇恨

明朝天啟七年五月,浙江清軍道王應豸調任順天府(今北京)巡撫。離開杭州前,他想陪初來此處的弟弟去西湖一遊。兄弟倆剛出寓所,遇到杭州府提學副使黃汝亨也要去遊湖。三個人談笑著走到普德祠門外,未承想一場禍事竟向他們襲來。普德祠建在西子湖畔的關帝廟和嶽王廟之間,祠內供奉著當朝秉筆太監、九千歲魏忠賢的生像。生祠建造的宏偉蓋過關、嶽兩廟已使遊人心中不平,進祠後要行五拜三叩大禮更令人氣憤。守祠太監借魏忠賢的勢力橫行無忌,瞻昂畫像的人稍有不恭敬即遭打罵。王應豸的弟弟不知內情正要進祠,黃汝亨緊走兩步拉住他。黃汝亨未說話,隻是輕輕搖搖頭。誰知他的這一舉動卻被守祠門的太監看到了,這個太監向祠內喊了一聲,立刻有十幾名太監拿著棍棒衝了出來,守門的太監指著黃汝亨說他蔑視九千歲,眾太監不由分說上前就打。守門太監狠狠一棒砸在黃汝亨頭上,黃汝亨頭腦迸裂,悶叫一聲立即斃命。打死黃汝亨,太監們又打倒王應豸,一個太監拿來繩索,說要綁起他吊到樹上示眾。王應豸的弟弟叫王應駿,他勤學苦練了十幾年,雖然稱得上文武全才,隻因魏忠賢閹黨把持朝政,一直不願求取功名。他如今親眼看到太監們的惡行,怒喝一聲正要去捉拿殺人的太監,猛地聽到哥哥的呼叫聲,又急忙回身來救哥哥。眾太監見王應駿來救人,一齊舉棒打來。王應豸見黃汝亨已死,又見太監勢大,上前拉著弟弟向祠後的棲霞嶺逃去。兄弟倆躲避著太監的追捕,傍晚時才回到寓所。王應駿為哥哥揉著傷,咬牙切齒地說:“黃大人不能白死,打你的這幾棒不能白挨,這仇一定要報。”他罵了一會,又說:“魏忠賢不過是個閹了身的鄉村無賴,文不能提筆,武不能舉槍,無寸功於國家,憑什麼稱九千歲?又憑什麼建生祠讓天下人供俸他?閹黨如此不法,難道就無人敢管他們?”說完一拳擺在床上。看著弟弟的怒容,王應豸低聲說:“聽說不少地方為了建造生祠,不惜拆民房、拆廟宇,有的還拆了學堂。為兄早有彈劾閹賊之意。如今我赴任日近,不敢耽誤。你在此幫黃汝亨家料理完喪事,去走訪幾個州府,搜集一些閹黨禍國秧民的罪惡實據,再進京找我吧。”他囑咐弟弟要處處小心謹慎,為他留足盤纏,借夜色離開杭州城。

一、上了賊船無奈何

王應豸一路急行來到順天府地麵,他想到同鄉好友王肇生在京城北的薊門衛帶兵,決定先去看他,順便打聽一下京城中的情況,誰知剛見麵,王肇生一臉苦楚地說:“我想掛印回鄉種田去,這兒實在幹不下去了。”王應豸不知他為何說出此話,見他身邊有幾個將士,也不便細問。王肇生將王應豸讓進他的住所,讓左右人退下,低聲說:“魏忠賢殺戳忠臣,貪贓枉法,將士們切齒恨他,可監軍太監苗克豐卻要為他募捐建生祠。將士們不交銀錢,他就讓朝庭扣下兩月軍餉,真是氣死人了。”王應豸未想到建生祠的事會波及軍營,他皺了皺眉說:“你悄悄聯絡各軍營的忠正將士,收集閹黨罪行證據,找機會咱們一起彈劾魏賊。”他想了想又說:“你暫和苗克豐周旋幾天,等我上任後,到朝庭給你討回軍餉。”王肇生點點頭,發誓決不給閹賊建生祠。王應豸上任第一天,內閣大臣李元治派人送來請柬,說府中設宴為他接風。李元治是魏忠賢的同鄉,魏忠賢得寵後,他由七品庶吉士驟升為三品詹事,接著又提拔為東閣大學士,對這位身份特殊、品位顯赫大員的邀請,王應豸不敢謝辭,抱著十二分小心走進李府。李元治將王應豸讓進客廳,向他介紹一位坐在上首、身著便服的貴客,王應豸聽說此人就是閹黨之首魏忠賢,一時間心都提了起來。魏忠賢上下打量王應豸一番,點點頭說:“順天府巡撫出缺,李元治極力推薦你,浙江巡撫潘汝禎也說你聰明幹練。灑家才同意調你來的,今天再給你加上僉都禦史銜,隻要好好幹,過些日子灑家再給你升官。”他幹笑了幾聲,摘下身上一塊佩玉,又說:“這是灑家常佩之物,你戴上它,哪個和你過不去就讓他看看。”王應豸正要推辭,站在魏忠賢身旁的太監李永貞說:“九千歲如此厚愛你,快謝恩吧。”說著話接過佩玉塞到王應豸手中。看著手中佩玉,王應豸一時間發了呆。魏忠賢站了起來拍拍他的肩頭,笑著說:“讓元治和永貞陪著你多喝幾杯吧。皇上龍體欠安,若沒灑家陪著,他飯都吃不好啊。”聽他與皇上如此貼近,想到要彈劾他的事,王應豸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氣。送走魏忠賢,李元治將王應豸讓到客位。李永貞為他敬了杯酒說:“潘汝禎在杭州為九千歲建起生祠,各地爭相仿效,為此出了力的官員,九千歲可都未虧待他們啊。”他說完看了王應豸一眼,王應豸喏喏地答應了一聲。李元治見王應豸心懷忐忑,笑了笑說:“應豸為人實在,李公公有話就直說吧。”李永貞點點頭說:“順天府在帝輦之下,所轄州縣至今未建一座生祠,九千歲臉上無光啊。”他停了停,又說:“前時,曾讓苗克豐在薊門衛建一座做個樣子,但至今未動工,薊門衛在順天府地麵上,你就先進駐軍營催辦此事吧。”他的話剛說完,李元治說:“李公公說的也是魏公公的意思。杭州生祠建的最早、也是最好的。從杭州調官員也曾幾次斟酌,剛才魏公公給你加上僉都禦史銜,實際是給你管軍營的大權。你先在薊門衛建一座生祠,再招順天府所轄的州縣去看一看,盡快地讓各州縣都建起生祠。”說完,給王應豸斟了一杯酒。聽了李元治這番話,王應豸有些吃驚。他原想給魏忠賢建生祠是一些想討好他的地方官所為,未想到竟是魏忠賢為沽名釣譽,自己暗中安排黨羽幹的。恨閹賊他心頭滴血,可自己收了魏忠賢的佩玉,知道了他們的秘密,就已經上了閹黨的賊船。想到他們的陰險毒辣,他知道如今想退回去已經不可能了。李元治請王應豸喝了杯中酒,他說:“我二人在翰林院曾共事三月,我知你能辦好此事。”王應豸木然接過杯來,酒一入口,他猛地一愣,杯中分明是冷水,他疑惑地看了李元治一眼,李元治隻是輕輕地點了點頭。李永貞見王應豸不說話,冷冷地說:“苗克豐為建生祠的事扣住衛中的軍餉,如今王大人又遲遲不表態,莫非建一座生祠難於登天不成?”王應豸聽了這話一驚,忙裝出笑臉說:“下官正想建祠的事,隻是扣壓軍餉易引起軍士嘩變,還是請朝庭撥下軍餉為好啊。”李永貞說:“扣壓軍餉是有些不妥,這個人情送給你,進駐軍營時就將軍餉帶去吧。”說完,又再三囑咐,生祠一定要抓緊建好。吃請歸來,王應豸一夜未睡,王肇生和將士們因抵製建生祠被扣了軍餉,自己輕易討來軍餉,可這建生祠的事如何辦呢?更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李元治講了魏忠賢的秘密,又將溫酒暗中換成冷水,他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