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懲監軍惹火燒身
李永貞送來銀子的第二天,軍營中開始建生祠,王應豸親自丈量好地基位置,釘了木樁拉好線,調了一隊軍士開挖地基。苗克豐和他的親隨在此督工,他們看到稍有怠慢的軍士就大聲責罵,一名受責罵的軍士不知低聲說了句什麼話,險些被他們活活打死。這樣幹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上工時,卻發現拉線的木樁全被人給拔掉了。苗克豐聽說木樁被拔走,氣得暴跳如雷,他下令將昨日受過責罵的軍士全部綁起來,讓他的親隨逐一鞭打著審問。軍士被打,哭嚎著喊冤,王應豸上前勸苗克豐說:“丟了木樁可以派人另砍些來。此等小事就不必認真了。”苗克豐帶著怒說:“幾根木樁事小,可拔木樁是直指九千歲,犯的是滅門之罪,怎可不查?”他發著恨罵著,令人將昨晚在四門守哨的軍士傳來。守哨的軍士來了,苗克豐親自審問,查清昨夜沒人帶東西出營,他“哼”一聲說:“那些木樁都是鮮柳木做的,一時半晌是燒不完的。”他將心腹們叫到麵前說:“你們分頭去各營夥房查,燒著的木棍和灶內的木炭都要仔細驗看。”看著親隨們去了,他又向王應豸和王肇生一揮手說:“咱三人一起到各營房查,隻要找到木樁,就不難找到拔木樁的人。”他罵咧咧地轉身就走,王應豸和王肇生也隻好隨他去了。查到天晌,連半根木樁也未找到,王應豸說:“一人藏的東西一百人也難尋到,還是另砍些來吧。”苗克豐咬牙切齒地說:“一定要查。查出這人拉到校場一刀一刀零割了他。建生祠的事拖了這麼久,今天要吐吐心中的窩囊氣。”王應豸看了看天,說:“生氣不能不吃飯,聽說監軍有好酒,本撫今日討擾一杯如何?”王肇生聽了這話也嚷著想吃酒,苗克豐同二人剛走到監軍所門外,卻見他的守門人迎麵跑過來,這人剛想對苗克豐說什麼,看了王應豸和王肇生一眼,又把話咽了回去。苗克豐見守門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罵了一聲說:“該死的奴才,有什麼背人話不敢講?說!”守門人低聲說了句什麼,苗克豐一愣,急步向所裏走,王應豸和王肇生對視一眼,也緊跟著進了門,守門人向夥房灶下一指,眾人一看大驚:原來丟失的木樁全在這裏。王應豸驚鄂地看了苗克豐半天,搖搖頭說:“本撫為建生祠的事操碎了心。未想到暗中做祟的竟是你苗監軍啊。”他看了王肇生一眼說:“事情發生在你衛中,你看著辦吧。”說完,怒衝衝地走了。苗克豐盯著木樁發呆,王肇生上前一把抓住他,苗克豐剛說了句“這是有人栽髒陷害。”王肇生罵著說:“是你心懷歹意,想陷害衛中將士。”他的親兵們早恨透了苗克豐,不等王肇生吩咐,一齊向前將苗克豐綁了。王肇生傳僉事來畫了現場圖樣,封了柳木樁。見苗克豐的親隨們都回來了,立刻逮住他們逼著寫證詞,就在屋裏亂與一團的時候,監軍所的守門人悄悄溜出去,奔向宮中給魏忠賢報信去了。這個懲治苗克豐的計策是王應駿想出來的,是他和兩個軍士設計調開監軍所的守門人,將柳木樁放進去的。按照計策,王應豸將苗克豐阻撓建生祠的事寫成條陳,親自送到大理寺。他們隻想借此事拖延建生祠,未想到大理寺正卿是魏忠賢一黨,他送走王應豸,立刻將王應豸的條陳秘密送到魏忠賢手中。魏忠賢聽了苗克豐守門人的哭訴,已對王應豸有了疑心。看了大理寺送來的條陳,立刻悟出王應豸在使著手段拖延建祠。他知道,如今新皇上剛登基,一些想彈劾他的大臣正侍機欲動。倘若王應豸乘機動本,自己為自己建生祠的事就會被揭穿。他越想越擔心,派人找來李元治,讓他另調心腹官員去薊門衛替代王應豸、去五軍都督府安排撤換王肇生,再將二人秘密處死,李元治答應一聲,快步去了。看著李元治出了宮,魏忠賢猛地想起一件大事:苗克豐盡知自己建生祠的秘密,若在軍營中被刑訊,難免會說出什麼來,他急忙召來李永貞,要他多帶些有武藝的太監,持夜晚出入城令,立即去薊門衛把苗克豐討回宮。又說若是王應豸不放人,可先將他拿住,再把苗克豐搶回來。薊門衛囚禁了苗克豐,將士們個個高興,這天傍晚,王肇生擺了酒宴,請來王應豸弟兄倆,三個人剛舉起酒杯,忽然小軍來報:說南營門外有一老者請王應豸速去見麵。王應豸匆匆來到南營門,一見來人,驚得他張著大嘴半天說不出話。原來此人是東閣大學士李元治,他化了裝獨自騎馬來了。李元治一見王應豸出了營,冷著臉把他拉到一處背風的石崖下,他看了看四處無人,指著王應豸的腦門說:“你啊你啊,你用計囚禁了苗克豐,可能夠取得他的口供?你不知官員底細,去的什麼大理寺?寫的什麼條陳?你這是惹火燒身啊。”見王應豸直著雙眼發愣,他近前一步說:“倘若明日大理寺將人提走,苗克豐再反咬一口,說你們惡意汙陷顧命元臣,你和營中的幾個將領還有命嗎?更何況你的計謀如今就被人識破了。”他說了魏忠賢剛才的秘密安排,驚得王應豸頭上冒出冷汗。麵對這位魏忠賢提拔的朝廷重臣,王應豸不知該說什麼話,李元治好似看透他的心思,他歎了口氣說:“本閣是魏公公一手提拔的,但我李元治做官從未忘記一個‘德’字,更不做禍國秧民的事。我若支持他建生祠,就不會要你來做這個官了。”他輕輕地搖搖頭,又說:“那天魏公公安排我為你接風,在李永貞麵前,我暗暗給你斟了杯冷水,你很聰明地悟出我的意思。今天這事關係到你和營中多人性命,是坐以待斃,還是爭個魚死網破,你們快商議去吧。”他見天色已晚,怕關城門,上馬急急地走了。